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居

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有什麼講究

家居2.49W

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古人的婚禮跟我們現在的婚禮有著比較大的區別,在禮儀服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同。相比較,古人的婚禮要更加的繁瑣一些,儀式感很強,不過也更加有韻味。

一、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1、年齡
  對比現在,古人的結婚年齡大多都比較早,十幾歲就結婚的也大有人在。
  譬如唐朝的規定,男的15歲,女的13歲以上就可以結婚了,明代則在男女的年齡上加了一歲,不過即便這樣,以現在的角度去看,實在是有些小了,按照現在來說,15歲的男生,最快也就剛上高中吧?還是個孩子呢。
 
  2、時間
  現在人結婚大多選擇在上午舉行,最遲也就是中午,可你知道嗎?古代人結婚通常都在下午或者晚上,大家看結婚的“婚”自,就是一個女,一個黃昏的。

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有什麼講究

二、為什麼古人在晚上舉行婚禮

遠古的婚姻,以掠奪婚為主,因為搶婚多是在黑夜進行,所以婚姻最早稱為“昏因”,所謂婚禮即“昏時成親”的意思。由於掠奪婚帶有濃重的野蠻色彩,再加上各方面條件的制約,最初意義上的婚禮是非常簡單的。隨著人類文明和**經濟的發展,婚禮逐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禮儀。經過幾**的發展和傳承,婚禮習俗已經做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植根於整個中華文化之中。 

據史料《白虎通》記載,“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也就是說,晚上舉行婚禮才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婚禮習俗。

古代一直有“上午接親,晚上拜堂”的說法,中國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黃昏以後。“結婚與黃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結婚的例證,說明女人在黃昏結婚後改變了自己的姓氏。

而且傍晚結婚比較接近洞房花燭夜 特別是在清朝 古人洞房花燭夜之前,男人要向賓客敬酒就要耗費一些時間,而且接新娘 行大禮也都要耗費時間,所以傍晚是最好的時間,晚了不行,早也不好。

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有什麼講究 第2張

三、古人舉辦婚禮的習俗

花轎迎親:使用花轎迎親有許多講究,迎娶新娘前一日下午,轎伕要把花轎抬至男家,晚上轎中百燭齊燃,謂之“亮轎”,即紅燭高照,驅鬼祈福之意;花轎到女家後,要先停於廳上,女家請一老婦,用鏡子向轎中來回照一照,謂之“照轎”,其意和男方的亮轎差不多;新娘上轎,大都由新**父兄或抱或背進花轎。按迷信說法,女子出嫁之時,雙腳不能踏地,否則會衝犯地神。新娘上轎後,轎伕要討吉利錢,女方給了以後方可“起轎”。 

新娘障面:從上轎開始,在入洞房前,新娘一定要蒙一塊“紅蓋頭”。有的說是新娘嫁與新人,難免不好意思,故矇頭遮羞;有的認為是用紅布避邪。其實這裡也有原始掠奪婚的痕跡,在搶奪新娘時, 為了不讓其大喊大叫和看清來人,搶到手後,都要把她的頭蒙起來,後來婚禮時一直延用這個習俗。 

撒谷揚豆:新娘上轎前,要請一位福壽雙全的老太太,手持裝有穀子、豆子等五穀雜糧的器物,到處撒播,最後一把要撒在花轎當中。當花轎來到男家時,也有人照樣撒谷揚豆。這樣做的含義是,女方希望女兒出嫁後吃穿不愁,享受清福;男方則希望娶新婦後帶來好運,五穀豐登!也有的說這種習俗是為了避邪,撒一些糧食給那些搗亂的鬼神,阻止他們進家門。現代婚禮中有人在樓梯上撒麥膚也是取此意。 

拜堂成親:拜堂又稱拜天地,是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大禮。因為男女結合延續了人類,所以要先拜天地;從結婚開始,女人成了男方家族的正式成員,所以要拜高堂;結婚之後,男女將結合為一體,所以要夫妻交拜。 

花果撒帳:新婚夫婦進入洞房之前,要從親屬中選一位兒女齊全的吉祥長輩,手執托盤,裡面裝滿棗、栗子、桂圓、花生等,走進洞房,一邊抓起這些果子撒向寢帳,一邊吟誦:“撒個棗、領個小(兒子),撒個慄、領個妮(女兒),一把栗子,一把棗,小的跟著大的跑。”棗子諧音“早子”,栗子諧音“利子”或“妮子”,花生意味著花花搭搭生,既生男又養女,合在一起,就是早得**,兒女雙全。

安床坐帳:撒帳結束後,吉祥婆要幫新人把被子鋪好,一邊鋪還要一邊說“百年合好,早生**”等吉利話,此謂“安床”。安床完結後,要請新人坐到一起,先是由新郎將新**蓋頭揭下來,稱為脫纓;然後新人共飲“交杯酒”,宋代以前是用瓢飲,二者相合,即成葫蘆狀,象徵夫婦合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