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公社改為鄉鎮的原因

心理2W
公社改為鄉鎮的原因

據瞭解,公社改為鄉鎮的原因是:

公社是50-70年代產物,適應當時的年代,最早80代至今為適應改革開放時代需要,全國各地將公社改為鄉或鎮,89年全國開始撤鄉並鎮使過去小鄉鎮合併成現在的大鄉鎮,不過農村人到鄉鎮辦事離鄉鎮距離更遠了,太不方便了,有的距離鄉所在地25裡之多。

1、  性質不同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在農村中的基層單位,又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權在農村中的基層單位。而鄉鎮是實行政社分開原則,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行政機構。

2、下級管理組織不同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單位是生產隊。各生產大隊、生產隊受公社管理。而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

3、作用不用人民公社極大促進了當時農業的發展。鄉鎮在農村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它是黨和政府聯絡人民群眾的紐帶,且結束了人民公社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

公社原來是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時期的政權組織機構。而鄉鎮是市場經濟體制成熟後的政權組織機構。是不同時代為了民生而設定的,鄉鎮管理更活躍,更能政令暢通。

標籤:鄉鎮 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