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知學者不如好學者原文

心理2.34W
知學者不如好學者原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南懷瑾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無論是學習還是進德修業等,都要進入三種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樂在其中。

南懷瑾說,一個讀書人為了求得高深的學問,每天都兢兢業業地苦讀,這種奮發上進的求知精神固然很好,但是也不可以忽略了其中的趣味性,因為只有培養了興趣,才能在刻苦求學的同時,享受到求學問的樂趣。《菜根譚》中寫道:“學者有段兢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意思是說:一個求學問的人,既要有細密的思考、謹慎的行為、刻苦敬業的精神,又要有瀟灑脫俗的高超胸懷,這樣才能保持生活的情趣。假如只知一味剋制約束自己,使自己過著極端清苦的生活,就只會感到生活如秋天的凜冽而毫無春天的生機,這又怎能培育萬物的成長而至開花結果呢?

那麼“知之”與“好知”有何區別呢?“知之”就是我們所說的知道的層次,物件外在於己,你是你,我是我,偏重於理性,往往人們不能把握自如。所以,當需要我們身體力行進行實踐的時候,往往難以做到。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鍛鍊身體很有好處,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來堅持鍛鍊身體,就很少有人能堅持做到了。

而“好知”觸及情感,是由於我們的“喜好”發生興趣而發自內心的有主動的意願。就像遇到一位熟識的友人,又如他鄉遇故知,油然而生親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於我,相交雖融融,但還沒有達到“物我兩相知”的境界。舉例說,我們很多人會說自己“喜好”看書,這是真實的,但“喜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數人是“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本瀏覽瀏覽,那本翻閱翻閱,覺得有些累了,扔在一邊,明天再看一本,這就是“好之者”。這比“知之者”已經有所進步了,但是,動力仍顯不足,境界仍顯不高。

真正能使自己“樂在其中”的是“樂之者”的境界。用一個最恰如其分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陶醉”。陶醉於其中,以“其中”為賞心樂事,就像最親密的夥伴一樣,達到物我兩忘、合二而一的境界。

孔子說顏回,住在貧民窟裡,用竹籃子打飯,用瓜瓢舀水喝,人們都忍受不了那種貧困,而顏回自己卻樂在其中。還有孔子,發憤起來就忘記了吃飯,高興起來就忘掉了憂愁,甚至連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這都是真正達到了“樂之者”的境界!

相傳漢宣帝下了一道詔書,要為漢武帝立廟堂。朝中文武大臣眾口一詞,齊聲贊同,夏侯勝卻據理反對,支援他的只有丞相長史黃霸一人。結果,二人雙雙被彈劾入獄,宣帝還要治他們死罪。

夏侯勝是位著名的學者,研究《尚書》的專家。好學的黃霸覺得,能和這樣一位博學多才的人朝夕相處真是難得,獄中無事,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於是,他便請求夏侯勝:“請你給我講《尚書》好嗎?”

夏侯勝聽了,不禁苦笑道:“你和我一樣,都是犯下死罪的人,說不定明天就會被推出去砍掉腦袋,還有什麼心思談學問呢?再說,學了又有什麼用?”

黃霸誠懇地對夏侯勝說:“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在生前多學一些東西,那麼死的時候也會感到心滿意足,沒什麼遺憾的。千萬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過去啊!”

夏侯勝覺得黃霸說得很有道理,又被黃霸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便答應了黃霸的請求。於是,兩個人便把生死置於腦後,專心致志地研究起《尚書》來。黃霸學而不厭,刻苦鑽研,終於把深奧難懂的《尚書》吃透了。夏侯勝在教學中溫故知新,又悟出許多新見解。三年以後,因事態變化,他們都被釋放出獄。此時,兩人的學問都比從前大有長進了。

生活中的歷程如水上行舟:有時風平浪靜有時狂風巨瀾有時順流而下,一瀉千里有時狂瀾如山,迂迴曲折。而“樂之”是以熱愛真理、熱愛生活為前提的,它能使人更加熱烈地擁抱生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一個有著“樂之”精神的人,他的生活道路再曲折,再坎坷,也不會被生活的逆境所征服,相反,他能以自己熱烈的情感去積極地生活,成為生活中真正的主人。

歷史上,許多科學大師、文壇巨擘、實業鉅子和在各領域中獲得成功的人才,都是從“樂之”的興趣和愛好起步的。可以說,這差不多是所有成功者的必經之路。“樂之”的動力是一個人最自覺和最持久的動力,有了這種濃烈的“樂之”興趣,不用任何人推波助瀾,他能自動自發自主地調動自己的精力,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創造中。“樂之”有時比理想、抱負更容易煥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熱忱,更容易凝聚人的意志、毅力。它具有化苦為樂的奇功。它是一種威力無比的潛能,是創造的激發器,是一個人上進持久的動力。

濃烈的“樂之”興趣,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能引導人向知識的縱深領域進軍,能使人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將奮鬥者推向事業的彼岸。科學家楊振寧曾對上海一家雜誌採訪他談自己的體會:“這篇文章在介紹我的生平時有一個小標題叫作‘終日計算,沉思苦想’。他們沒有徵求我的意見,我不同意,尤其不同意這個‘苦’字。什麼叫‘苦’?自己不願意做,又因為外界壓力非做不可,這才叫‘苦’。我做物理學的研究沒有‘苦’的概念,我覺得物理學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它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如果外人覺得一個人研究物理很苦,那就大錯特錯了。”

楊振寧教授的話就是我們現實中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最好詮釋。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既要培養較廣泛的興趣,同時又要從中確定一箇中心興趣並堅持發展下去,使其達到“樂之”的境界,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樹,不斷產生新的成績。人自“知之—好知—樂之”,從而走向成功,“知之—好之—樂之”也是人成長成材的一條不變法則,這條法則能指引人儘快向成功邁進。

標籤:學者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