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汲冢竹書名詞解釋

心理1.89W
汲冢竹書名詞解釋

“汲冢竹書”是指晉武帝司馬炎時在汲郡戰國魏王墓(在河南汲縣,今為衛輝市境內)出土的一批竹簡文獻。其出土時間眾說不一:

1、咸寧五年(279年)說。唐房玄齡等《晉書・武帝紀》記載咸寧五年“汲郡人不準,掘魏襄王幔得竹簡小篆古書十餘萬言”。

2、太康元年(280年)說。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後序》雲:“大康元年三月,吳寇始平,餘自江陵還襄陽,解甲休兵,乃申抒舊意,修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始訖,會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嵴擼大得古書,皆簡編科斗文字。”唐房玄齡等《晉書・衛恆傳》載衛恆《四體書勢》雲:“太康元年,汲縣人盜發魏襄王冢,得策書十餘萬言。”

3、太康二年(281年)說。唐房玄齡等《晉書・束皙傳》雲:“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王冢,得竹書數十車。”荀勖在整理《穆天子傳》作序雲:“古文《穆天子傳》者,太康二年,汲縣民不準盜發古冢所得書也。”

4、太康八年(287年)說。《尚書・鹹有一德》孔穎達正義持此說。

汲冢竹書指西晉武帝時,在汲郡(今河南汲縣)的一座戰國古墓中發現並出土的一批竹簡古書。

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一作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或二年,汲郡人偷盜魏襄王的陵墓,得到竹書數十車,全是蝌蚪文書寫,稱“汲冢古文”。經過整理,有《竹書紀年》12篇,因為原本寫在竹簡上而得名,敘述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史事,與傳統記載不同,可校正《史記》所載戰國史事之失。

原簡早已不傳,古本《竹書紀年》至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佚失。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840年)學者有輯校本,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

汲冢竹書:是指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大批出土的戰國時代簡牘資料。

西在晉咸寧五年(279)汲郡(今河南汲縣),一個名叫不準的人盜掘了一座戰國晚期的魏王墓穴,獲得寫在竹簡上的各種書籍數十車。

這些簡書就被後人稱為“汲冢書”或“汲冢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