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事事不離饃是哪裡人禮俗

心理6.33K
事事不離饃是哪裡人禮俗

“事事不離饃”是晉南的禮俗

山西晉南喜食饃。晉南是山西的主要產麥區, 素有“山西糧倉”的美稱, 其飲食習俗一般以饅頭為主食。

在晉南各縣市, 饅頭一般稱作“饃”或“饃饃”。晉南人吃飯, 無饃不吃, 無饃不飽, 饃就是飯, 飯就是饃。

饃不僅是晉南人一日三餐必備的主食, 而且構成了山西河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涵, 已經成為晉南人的感情寄託, 正如晉南百姓所說的:“沒有饃饃不算飯, 沒有辣子不算菜。”

晉南饃用“酵和[xuo]子”起面, 不放鹼, 用這種方法制作而成的晉南饃, 又暄又大又白又甜, 不需菜便能美美地大口食用。特別是過年, 一個百姓家庭要蒸一大甕的饃饃, 從七年級吃到十五, 仍吃不完。

晉南人愛饃, 還賦予了許多禮儀內容。如歲時節日:親戚來了, 要蒸花捲饃過年串親戚, 要蒸餛飩饃

正月十五, 要蒸生肖饃清明祭祖, 要蒸子推饃小年到了, 要蒸棗山饃。

再如人生禮儀:小孩滿月, 姥姥送一個牛曲連饃, 有的送麒麟送寶饃

女兒出嫁, 蒸老虎頭餛飩饃

老人壽誕, 蒸壽桃饃

老人過世, 要蒸包容饃

蓋房上樑用的吉星高照饃。

於是饃在人們手裡揉捏變換, 造型精巧別緻, 色彩濃烈, 創作誇張幽默, 令人叫絕。因此, 除了食用的一般饃之外, 還特別有了另一個名字“花饃”。“花饃”除了能夠食用外, 還具有極強的藝術觀賞性。

饃, 在晉南人生活中不僅用於食用, 還賦予了諸多禮俗傳統。“頓頓不離饃”是普通生活, “事事不離饃”則是禮俗。而這些禮俗也在方言中留下了諸多印跡。在晉南各縣, 關於“饃”的諺語和慣用語很多, 當地人隨口可以說出一大串來。例如:

(1) 出門三件寶:饃饃、草帽和棉襖。

(2) 不吃饃饃不叫飯。

(3) 老漢婆婆, 小娃饃饃。

(4) 滾水泡饃, 連吃帶喝。

(5) 要受活舒服, 吃酥饃沒有餾過的饃。

(6) 饃饃能吃夠, 萬事都不愁。

將饃饃列入寶貝的行列, 足見其對人們的重要有了饃, 就心滿意足, 沒有饃, 就不算飯, 要舒服就吃饃, 饃饃吃夠, 萬事不愁。晉南人對饃的情感, 不能僅僅用一個愛字來形容, 那是祖先留下的心靈悸動, 那是靈魂深處割捨不了的情感。

(7) 起面 (白麵) 饃饃不就菜, 油潑辣子美的太。 (運城諺語)

(8) 沒有饃饃不算飯, 沒有辣椒不算菜。 (晉南各縣市)

(9) 黑饃多就菜, 醜人多作怪。 (永濟諺語)

(10) 蒸的饃饃像鍋蓋, 擀的麵條像褲帶。 (運城諺語)

(11) 老漢離不了婆婆, 娃娃離不了饃饃。 (永濟諺語)

(12) 饃饃不好一箅子, 莊稼不好一季子。 (永濟諺語)

(13) 正月親戚多, 饃饃換饃饃。 (運城諺語)

例 (8) — (9) 三例說明了晉南人饃與辣椒的依賴程度, 二者不可分離, 一塊饃, 一點辣子足矣。如果吃饃還想多就菜, 就會被人諷刺。從這點來說, 晉南人相較晉中人, 飲食操作的細膩程度, 要稍遜一籌, 晉中人細糧精做, 粗糧細做, 想著法子變換花樣, 而晉南人只要一隻饃就心滿意足。

例 (10) 是被列為晉南十大怪中的兩條, 即反映客觀事實, 又不乏幽默的情趣。

例 (11) 更是將幽默發揮到極致, 用夫妻關係來比喻小孩與饃饃的關係, 即幽默風趣, 又反映實際情況。

例 (12) 中將蒸饃與種莊稼作比較, 用饃來起興, 說明莊稼之於農人的重要性, 不好好侍弄莊稼, 會導致一季的糧食虧空。這其中蘊含的哲理不言而喻了。

例 (13) 描寫了晉南正月的景象, 一到正月, 晉南的大街小巷就穿梭著走親戚的人們, 手裡一定提著一個籃子 (永濟人叫簍) , 裡邊裝著饃饃, 到了親戚家換幾個饃, 有的及時走了, 有的留下吃了飯再走。這是正月裡晉南的大街小巷一道獨特的風景。

標籤:事事 禮俗 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