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各國對生命的定義

心理1.54W
各國對生命的定義

生命的定義

說起來真有意思,人類生存了幾百萬年了,到今天還搞不定自己的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學派都在爭論不休,給予的回答都不盡相同。

有一個共同的認識是:人類的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立的,在法律上不依附於任何人,包括他(她)們的父母。根據全球公認的聯合國人權憲法,個體的利益永遠高於社會科學的利益保護人類的尊嚴,就人類群體這個方面而言,是具體的保護每一個個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關於人類基因組和人類權利的全球宣言》中有這樣一句話:“違反人類尊嚴的行為,如人類生殖性克隆,是不能容許的。”人類的尊嚴,即保護每一個體的利益,顯然關係到對人類生命的定義,也涉及到生殖醫學中要面對的倫理問題。

我們現在就開始回顧對生命定義的認識過程。

生命的“第一定義”——所有人體細胞

中國有句古話:“人之膚髮,受於父母”,如果簡單的理解,大概是指從父母那兒遺傳下來的都算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應該珍惜。而實際中也的確有學者曾經認為所有人類細胞(包括體細胞和生殖細胞)都是生命。這也許是對生命定義的第一種理解。

現在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實驗室、上萬的科學家在培養體細胞,每天有成萬上億的細胞被消化、被倒掉、被“處死”。如果這種對生命的定義真的成立,難道這些科學家都要為殺害生命而非自我懺悔嗎難道我們要譴責他們傷害了人類的尊嚴嗎如果體細胞被看成是生命,就沒有今天細胞學的所有成就,也就沒有今天的生命科學,也包括“生殖”醫學技術。

體細胞不被認為是生命的理由,一是因為它們是“終末”細胞:面板細胞就是面板細胞,血細胞就是血細胞,它們沒有分化成別的細胞的能力,也沒有發育成一個個體的潛能。二是因為它們的“自然死亡”:每天都有成萬上億個體細胞死去,這是“造物主”的旨意。

也許就是從倫理學上“體細胞不是生命”的爭論和認定開始,才有了細胞生物學以至於幹細胞研究的今天。

生命的“第二定義”——生殖細胞

生殖細胞是指哺乳動物的“配子”細胞,即男性的精子與女性的卵子。在醫學上有時將原始的卵原細胞與精原細胞,以及卵母細胞和精母細胞也稱為生殖細胞。

對生命的第二種理解是:人類的生命是從生殖細胞開始的。不少國家、不少宗教都曾認為或堅持認為生殖細胞就是生命。他們認為精子和卵子就是生命的根據是:生殖細胞具有發育成獨立生命個體的潛能。

但是,正像每天都有成萬上億個體細胞死去一樣,絕大部分性成熟後的女性個體每月排出一個卵子,一輩子可能排出的成熟卵子數約400~500個,而性成熟後的男性一次就可能排出成萬上億條精子,而這其中,又有幾個可以受精,最終發育成個體呢多餘的精子和卵子命中註定是充當受精的旁觀者和犧牲品,在“自然死亡”這一點上,生殖細胞與個體細胞之間沒有根本性的差別但完全將體細胞與生殖細胞與生命體區分開,在倫理上又顯得不那麼嚴肅。

認為生殖細胞不是生命的理由是,單有精子或單有卵子,都不能發育成一個有生命的個體,還需要很其他必要條件,這一理論認為,受精是生命與非生命的“分水嶺”。

在這兒我們不難想到,如果未受精的生殖細胞被認為是生命的話,我們所做的“試管嬰兒”在倫理上受到挑戰就將不可避免。如果我們進一步聯想到技術與社會甚至與金錢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就不難理解倫理討論的實際意義與我們大家的切身關係了。

標籤:各國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