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尊王攘夷有利於什麼

心理2.19W
尊王攘夷有利於什麼

尊王攘夷是根據當時東周的社會形勢而出現的一種雙贏的策略。

周平王將國都東遷洛邑(洛陽)後,周王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力和號召力,王室衰落。地方經濟的發展,使一些較大的諸侯國崛起,出現了大國爭霸、諸侯稱雄的局面。當時戎狄等邊境族群趁機入侵,造成耕稼文化衰落,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

這時急需一個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共主來組織各國抗擊戎狄入侵,保衛中原的安全。

當時周王室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王室很不滿諸侯國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希望有諸侯出頭維護天子尊嚴而想稱霸的諸侯國則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來謀劃爭霸事業,王室和諸侯有了共同的利益訴求。在這種形勢下,齊桓公在丞相管仲的輔佐下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尊王就是共同尊崇周王,攘夷就是共同驅逐戎狄等邊境族群的入侵。同時,建立諸侯聯盟,訂立互相協助、抵制外族、安定王室的盟約。這便是最早的國際聯盟。

尊王攘夷的實質就是大諸侯國“挾天子以令諸侯”。例如,公元前681年,宋國發生內亂,原國君被殺,齊桓公請周王確定宋國的君位。周王覺得齊桓公尊重自己,就讓齊桓公去處理,齊桓公實際上行使了周王的權力

通過尊王攘夷,周王室在形式上維護了天子尊嚴,爭霸諸侯國以尊王攘夷的名號壯大自我實力,吞併其他諸侯國,達到稱霸的目的。王室和諸侯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孟子說,春秋無義戰。豈止春秋,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從來都沒有純道義上的戰爭。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無論是齊桓公帶領各國軍隊幫衛國驅除戎狄,還是歐洲中世紀法蘭克國王幫助教皇平定倫巴底人的入侵,都是帶著不為人知的目的。

在尊王攘夷中獲得第一波紅利的是齊國,尊王攘夷讓齊國取得了先發制人的優勢,齊國可以以此號令和打擊諸侯。齊桓公要當霸主,不能光靠武力征服,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爭霸的路上,除了要有強大的武力為後盾,還得取得中原各國的信任和支援。

由於齊國召集諸侯國訂立了互助的盟約,諸侯國一旦有事,首先就向齊國求救。山戎攻打燕國時,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北方的敵人進攻衛國,齊桓公立即派軍隊趕跑狄人狄人進攻刑國,齊桓公召集宋、曹兩國前去援助。刑國國都被破壞,齊桓公就為刑國修築一座新城……

齊桓公和齊國為盟國出力又出錢,在中原各國中有了更高的威望。

而其他類似晉國、楚國、秦國等幾個大諸侯國,卻趁齊國維護世界和平之際悶聲發大財。他們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不斷兼併別國,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為爭霸緊密鑼鼓地準備。

齊國雖然在爭霸路上取得先機,但為此也承擔了太多幫助盟國的責任,無形中削弱了齊國先前取得的經濟、軍事上的優勢,為其在戰國的爭霸中最終落敗而埋下隱患。

所以說,尊王攘夷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就所向披靡,用得不好就自斷其臂,可惜齊桓公沒能用好尊王攘夷這把劍,在沒有晉國、楚國、秦國等大國參與的諸侯聯盟中過多地消耗了齊國的實力。因此,在戰國時期,齊國無法劍指江南,也沒能成為逐鹿中原的最終贏家。

尊王攘夷對後世影響很大,後來西漢七國之亂提出的“誅晁錯、清君側”,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或多或少都受到尊王攘夷的影響。

尊王攘夷在中國歷史上多為正面評價。如孔子稱讚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績:“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朱熹亦稱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顧炎武更稱其“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另一方面,一些諸侯以尊王的名義互相討伐爭戰,稱霸稱雄,東周歷史上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屬“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義擴張自己利益的的行為,但並非攘夷,而是華夏諸侯國之間的內戰。諸侯爭霸的行為,正是孟子所說的“春秋無義戰”。

標籤:王攘夷 有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