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同音是周的,字

心理2.22W
同音是周的 字

zhōu

漢語漢字

“粥”,現代漢語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zhōu、yù,最早見於秦朝小篆中,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

“粥”在讀作zhōu時的基本含義為用米麵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如米粥引申含義為像粥的東西,如亂成一鍋粥。“粥”在讀作yù時的基本含義古同“育”,生養引申含義古同“鬻”,賣。

在現代漢語使用中,“粥”在讀作zhōu時常做形容詞,表示柔弱的樣子,如粥粥(柔弱無能的樣子。又指雞相呼聲)。“粥”在讀作yù時也作動詞,表示養育。

釋義

用米麵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像粥的東西古同“育”,生養古同“鬻”,賣

相關合集

字源演變

“粥”,初見於秦朝小篆中,形聲字。“粥”字本義為稀飯,是一個會意字。在小篆文中,其字形中間上面為米,下邊為鬲,鬲高指代鍋,兩邊的曲線指熱氣。整個字形的意思是,將米放在鍋裡煮,不斷有熱氣冒出,這就是粥。

古代,“粥”字通“育”,意思是生養通“需”,意思是賣。現在,“粥”除了本義外,還指像粥的東西,如泥粥、亂成一鍋粥。“粥”字簡體版的楷書從秦朝小篆演變而來。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六切,音祝。糜也。《釋名》粥濯於糜,粥粥然也。《禮·月令》仲秋行糜粥飮食。

《風土記》天正日南,黃鐘踐長,是日始牙動,為饘粥以養幼。《南越志》盧陵城中有井,半靑半黃,黃者甜滑,宜作粥,色如金,似灰汁,甚芬馨。

又豆粥。《後漢·馮異傳》光武至饒陽蕪蔞亭,異上豆粥。《晉書·石崇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又茗粥。《茶錄》吳人採茶煑之,名茗粥。

又楡粥。《唐書·陽城傳》隱中條山,歲飢,屑榆為粥。

又天有粥㕑。《天文集要》玉井主粥㕑。

又涼州以粥為羅闍。《異物志》高昌僻土,有異於華,寒服冷水,暑啜羅闍。

又《說文》本作鬻。今俗作粥。《前漢·文帝紀》吏廩當受鬻者,或以陳粟。《注》鬻與粥同。師古曰:黃帝始烹谷為粥,周謂之饘,宋、衞謂之餰。

又姓。鬻熊,周文王時人,省作粥。楚有粥權,卽熊後。

又粥粥,謙貌。《禮·儒行》粥粥若無能也。《疏》粥粥,柔弱專愚之貌。《注》亦作羊六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六切,音育。《前漢·禮樂志》粥粥音送。《注》粥粥,敬懼貌。師古曰:粥,弋六反。

又北狄名。《史記·五帝紀》黃帝北遂葷粥。《注》粥,音育。

又賣也。《禮·王制》田裡不粥。《荀子·儒效篇》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

又《韻會小補》靡為切。䭈也。通作靡。

又葉職律切,音。《蘇轍·鐘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跡。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飢坐視山前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粥”字頭,請參考“鬻”字:)

䭈也。從米聲。武悲切〖注〗臣鉉等曰:今俗粥作粥,音之六切。

說文解字注

(鬻)䭈也。從䰜米。會意。之六切。三部。按一音餘六切。是以賣鬻字作此。賣之假借也。鉉本作米聲。武悲切。此因誤衍聲字而為之切音。

非眞唐韻有武悲切也。爾雅猶如麂之猶。舍人本作鬻。異文同部。是可以定其非形聲矣。廣韻、集韻、篆韻脂韻內皆無鬻。玉篇雲。說文又音糜。

廣韻雲說文字音麋者、乃陳彭年輩誤用鉉本也。玉篇糜字又麋之誤。類篇皮切之誤本此。鬻作粥者、俗字也。作者、樂記假鬻為育而轉寫致譌也。

標籤: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