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孔雀魚消失了什麼原因

心理2.9W
孔雀魚消失了什麼原因

孔雀魚憑藉其華麗的外觀,皮實易養的特性,得到了魚友們的廣泛好評。同時,孔雀魚是卵胎生魚,號稱“百萬魚”,又說明了其容易繁殖且繁殖率高。

但是,繁殖率不等於成活率。很多魚友在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經常是看到繁殖出一群小魚苗,要麼是一夜之間消失不見,要麼是慢慢地越來越少,幾天過後也全都沒了。明明看到生出一群小孔雀魚,可是又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消失的小孔雀魚去哪裡了

孔雀魚小魚苗肯定不會憑空消失,很顯然,消失了就是死亡了,原因無外乎就是以下3種:

1、生病引起死亡

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體質差,抵抗力差,對水溫、水質的變化極為敏感,因此,極易因水環境動盪生病,或是受到外界寄生蟲、病菌的侵擾而患病。而柔弱的小孔雀魚通常都不能自我免疫力恢復,結果就是因病致死。比如小孔雀魚最常見的針尾病,就是飽受水裡的寄生蟲(三代蟲)困擾,拖累而死的。

2、裝置導致意外

同樣,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由於體質差,所以遊動能力較弱,在水流稍大一點的環境中就“身不由己”的隨水漂流,遇到一些過濾器的進水口,抵擋不住“強大”的吸力而被水流吞噬進過濾器而死亡。這種水流的吸力對孔雀魚大魚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小魚苗來說就是致命的。

相信很多養孔雀魚的魚友都曾在“暗無天日”的過濾槽(桶)裡面發現過小魚苗,要麼是在掙扎,要麼是已然歸西了,這就是裝置導致的小魚苗意外死亡。

3、被大魚吞食了

如果說前面兩種情況不可避免,那麼小孔雀魚被大魚吞食就是責任完全在我們了。畢竟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判、及時處理,那麼“大魚吃小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在我們實際養魚過程中,小孔雀魚非疾病消失的絕大多數原因就是因為被大魚當做“點心”吃掉了。

魚友們都知道,想要讓小孔雀魚不被大魚吃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隔離。我們預判孔雀魚母魚即將生小魚了,就提前將孕母魚隔離到單獨水體靜待生產,因為孔雀魚親魚也可能會吃掉自己的魚寶寶,因此生完小魚以後的孕母魚和小魚苗要立即分開。

而小孔雀魚的成長也需要隔離,避免如何種類的大魚、蝦、蟹、螺等生物混在一起,否則遲早會被吞食。

既然我們知道了,把小孔雀魚和其他大魚隔離開就能避免被吃掉,就能減少死亡率,那麼,隔離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小孔雀魚的成活率。而我們家庭養魚,不可能是每生出一窩小孔雀魚就多用一個魚缸來單獨養,哪怕是用繁殖盒也做不到一直用繁殖盒養到成年。

標籤:孔雀魚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