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陳景潤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心理2.9W
陳景潤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1933年5月22日,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座兩層高的木板房裡,呱呱墜地了一個數學天才。他就是偉大的數學家,陳景潤。

獨愛數學

他從小就只對算數感興趣,常常刻意避開人群,獨自到無人處思考和演算,數學成績一直遙遙領先。

大學聯考來臨時,陳景潤恨不得將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來學習。經過不斷努力,他終於考上了廈門大學的數理系。

大學期間,他也只想把全部課餘時間都用在書本上,除了必不可少的吃飯和睡覺時間,他的活動幾乎只限於在宿舍、食堂、教室和閱覽室四個地方。

廈門大學特別注重解析幾何、高等代數和數學分析等基礎課的教學。陳景潤在中學階段就已經閱讀過這類書籍,僅兩年時間,他便已修完全部基礎課程,掌握了豐富的高等數學知識。

只要有獲取知識的機會,陳景潤都不會放棄,包括後來在研究所時,他喜歡一個人思考,研讀一本本專著,翻閱一堆堆雜誌,如飢似渴、如醉如痴地汲取那些文字和符號中的知識與資訊,推敲數學公式與數學定理。

性格孤僻,不善交流

陳景潤從小性格孤僻,不善交流,和同學們的關係也不算好,但他從來都不得罪別人。見人三分禮,遇事讓三分,卻有時因為運用得很不得體而弄巧成拙。20歲左右就已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了。

在北京教學時,陳景潤用帶有福建口音的普通話給學生們上第一堂課。剛講幾句,他便開始冒冷汗。緊張的他只顧一個勁地講。從頭至尾都沒有勇氣正視學生們的眼睛,結果學生們都沒聽懂。

後來,他檢查出肺結核,治療了一年多也不見好轉,學校便安排別的老師代替他。學校婉轉地讓他回老家養病,身體好了再給他安排工作。

還有次參加全國數學論文宣讀大會,30多位數學家和數學工作者來聽他的論文報告。剛在臺上站定,他便開始緊張起來,那感覺和在中學講臺上是一樣的。

剛開了個頭,嘴脣便不爭氣地顫抖。還好李文清教授救場,解釋陳景潤不擅長口述,幫助他作完了論文報告,大家對研究成果給予了肯定。

他對這些前輩非常尊敬,不管是否曾教導過自己,他一律奉為自己的導師。凡是比自己年長的學者,他都以先生相稱對年齡相仿的同事,他也總是客客氣氣,以禮相待。

不過,由於他不善交際,迂腐的做法往往超出人們的耐性,時間一長,大家都接受不了他過於客氣的做法。

困頓生活

肺結核回家養病時,他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結核病也還需要治療。此時家裡還有三個弟弟妹妹要上學,經濟上,父親對他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時,他深刻感受到了金錢的重要性,錢對他意味著生命,意味著未來,他得想辦法去賺錢,但他從小讀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口不會講,該如何賺錢

想來想去,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擺個小兒書攤,也許能夠勉強餬口。他說做就做,立即動手在臨街的木板房前,放了一張小桌子,擺上百十本小兒書。

此舉招來一些小朋友,一天下來,他可以賺到幾角錢,勉強能維持生計。

克勤克儉的生活習慣

在北京教書時,即使正在住院治療核,生活上他依舊省吃儉用,儘量多省出錢來用於研究數學。他吃最便宜的菜,穿最便宜的衣服

寒冬臘月也捨不得買衣服,在兩件單衣之間塞上一些棉花,再把兩件衣服縫在一起,便成了一件“棉襖”。

一年四季,他總是穿著一雙舊膠鞋,冬天也只是往裡面塞點棉花天轉暖了,再把棉花掏出來。他節儉得連牙膏、牙刷也不買,只用水漱口。

擺地攤期間,他更是省吃儉用到了對自己苛刻的程度。和父親一樣,除了不得不支出的最低費用以外,他捨不得往別處花一分錢。這種為環境所逼的習慣從此陪伴了他的一生。

人生際遇

陳景潤在研究華羅庚等一些名家的著作之後,發表了一篇關於“他利”的論文。華羅庚看了論文,不禁發出了“前途無量”的感嘆,對於他的研究成果夜給予了充分肯定。

那時候,華羅庚正在北京大力培養人才,不久,便推薦他去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他是幸運的,遇到華羅庚這樣的伯樂,給他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華的舞臺陳老也不負所望,如一顆“銅豌豆”爆裂之時,振聾發聵。

主要成就

陳景潤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這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位居世界領先地位。

1979年他又發表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把最小素數由原來的80推進到了16。對數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總結

陳景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理念。他身上充滿不怕困難、勇攀世界高峰的可貴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