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為啥要挺進大別山

心理1.6W
為啥要挺進大別山

挺進大別山的意義和作用

1、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壓力。

2、開闢了新解放區,緩解了老解放區經濟壓力。

3、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挺進大別山這一重要舉措,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點。這一舉措的主要人物是劉伯承和鄧小平同志,包括其指揮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當地軍民的策應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最後不畏艱險,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建立了大塊革命根據地,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威脅了國民黨當時首都南京,以及武漢重鎮等要地的安全,還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1、早在1947年3月的時候,國民黨為了剿滅解放軍,便集中重兵聚集陝北和山東,展開了瘋狂的進攻,而且當時的形勢十分嚴峻。為了瓦解敵人的進攻意圖,劉鄧大軍,以及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陳賡、謝富治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這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牢牢的牽制住了南線國民黨軍將近一半的兵力。不僅如此,在接下來的四個月的作戰中,三路大軍互相配合,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一共殲敵19萬5千餘人,從而緩解了解放區的作戰壓力,牽制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隊。

2、由於常年的戰爭破壞,再加上自然災荒,到1947年的時候,陝北的糧食產量大幅下降,軍隊和老百姓一同處於忍飢挨餓的狀態。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可以減輕老解放區的經濟壓力,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開闢新解放區,如果新解放區經濟狀況好,還可以支援老解放區,意義重大。

3、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挺進中原之後,各部隊開始不斷瓦解國民黨的進攻意圖,同時不斷的解放城市,殲滅敵人,迫使大量的敵人處於被動狀態,改變了自解放戰爭開始前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標籤:挺進 大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