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忽必烈主張什麼

心理1.37W
忽必烈主張什麼

忽必烈主張祖述變通,附會漢法

1279年忽必烈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元朝的建立,自成吉思汗(太祖)開其基業,中經窩闊台(太宗)、貴由(定宗)、蒙哥(憲宗),至忽必烈(世祖)統一中國,定國號為元,歷經70餘年的征戰。

在這場封建統一戰爭中,忽必烈實行“祖述變通”、“附會漢法”的治國方針,終於取得巨大成功,他自己則成為元朝開國的一代英主。

忽必烈生於公元1215年,卒於公元1294年,他是蒙古國成吉思汗之孫,監國拖雷次子。

忽必烈的母親唆魯忽帖尼受漢族文化影響頗深,曾多次從她的“湯沐邑”真定(今河北正定)徵召儒士至漠北教授其子女,因此忽必烈從小就受到漢文化的薰陶。

青年時代的忽必烈,“思大有為於天下,延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元史·世祖本紀》)公元1242年,燕京大慶壽寺高僧海雲禪師被召至藩府,忽必烈問佛法中有無安天下之法,海雲禪師回答,若問天下興亡之道,應尋求天下大賢碩儒,並把儒士出身的徒弟劉秉忠(僧名子聰)留了下來。

劉秉忠博覽羣書,對天下興亡事瞭如指掌,對答如流,入情入理,從而得到忽必烈的青睞。也就在這一年,忽必烈又從懷仁(今山西懷仁)召儒士趙璧到藩府,委以羅致人才、訪求治國之道的重任。

幾年間,忽必烈周圍就聚集了劉秉忠、趙璧、姚樞、許衡、張文謙等一批漢族知識分子,後來他們在忽必烈手下為治理國家發揮過重大作用。

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於公元1251年繼承汗位。忽必烈被指派主管漠南漢地軍國庶政。

他“附會漢法”,治理漢地,於公元1251年在邢州(今河北邢台)設安撫使,公元1252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經略使,公元1253年在京兆(今陝西西安)設宣撫使,繼承蒙古汗庭自耶律楚材以來的一些好的傳統,吸收歷代漢族統治者的經驗,選賢任能,廉政清污,取得了良好效果。

特別是姚樞擔任京兆宣撫使後,積極整頓吏治,實行屯田,恢復農業生產,印發鈔票,興建學校,社會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從而使關隴地區成為忽必烈的重要基地。

公元1253年冬,他受命進軍滇、黔,攻打雲南大理城。城破之日,忽必烈又接受劉秉忠、姚樞等人的建議,裂帛為旗,書“止殺令”張之於街衢,禁止軍士擄掠,使居民生命財產得以保全。

公元1256年,他命劉秉忠營建開平府,並奏準在中原地區簽發漢軍,擴充兵力。這時的忽必烈由於“收召才傑,悉從人望,子惠黎庶,率土歸心”(《元史·世祖本紀》),贏得了中原漢族地主階級廣泛的支持和擁護。

忽必烈“附會漢法”的舉措,損害了部分蒙古蒙古貴族和西域商人的利益。他們便在蒙哥面前進行挑撥,公元1257年忽必烈被解除兵權,其下屬也因羅織的罪名遭受迫害。

這時他又聽從姚樞等人的勸告,將自己的妻子、兒女送到汗廷作為人質,表明自己並無異志。年底,他又親往謁見蒙哥。兄弟相見,忽必烈以謙恭忍讓重新獲得了蒙哥的信任,並重掌了軍權。

公元1259年,蒙哥在對宋軍的戰鬥中受傷病逝,忽必烈即從鄂州率師北上。為了爭奪汗位,從公元1260年開始,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進行了長達5年之久的戰爭。

忽必烈在這場戰爭中依靠中原的財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最後取得勝利,阿里不哥表示歸降。這次勝利,是蒙古貴族中“附會漢法”派對守舊派的勝利,其結果是漠北與中原聯為一體,忽必烈的汗位得到鞏固和加強。

忽必烈即汗位詔告天下時承認,“祖宗肇造區宇,奄有四方,武功迭興,文治多缺,五十餘年於此矣。”為了加強文治,他表示“爰當臨御之始,宜新弘遠之規。祖述變通,正在今日。”

(《元史·世祖本紀》)換言之,他決心在繼承祖宗之法的基礎上,“附會漢法”,進行一系列改革,建立與中原經濟基礎大體相適應的國家制度,使大蒙古最後完成向統一的封建制國家的轉變。

標籤: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