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曹丕的詩為什麼如此哀傷

心理3.05W
曹丕的詩為什麼如此哀傷

曹丕的此種情感體驗絕非偶然,《禮記·樂記》雲:“樂極則憂。”

《禮記·孔子閒居》亦云:“樂之所至,哀亦至焉。”

清代學者章學誠亦指出:“大約樂至則沉酣,而惜光景,必轉生悲。”

可見,曹丕詩歌中的哀情有着極為深刻的人性根源。

那種認為一個人既然享受着無上的榮華富貴就不應當有什麼哀情的觀點,未免對人性的觀察太過膚淺。

與曹操、曹植以及建安七子筆下的“哀思”相比,曹丕詩歌中所表現的樂極之哀大大淡化了時代性和社會性,也基本上無關乎其本人具體的人生遭遇。

只不過由於大動亂所造成的死亡氣息無處不在的時代背景,與前人所曾體驗到的樂極之哀相比,曹丕詩歌中所表達的同類情感有着更豐富的內涵、更低沉的調子,因而也更難排遣罷了。

標籤:曹丕 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