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雨巷,戴望舒這篇課文幾年級學的

心理2.22W
雨巷 戴望舒這篇課文幾年級學的

雨巷,戴望舒這篇課文高一年級學的。

這首《雨巷》創作於1927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發表後產生了較大影響,詩人也因此被人稱為“雨巷詩人”。戴望舒(1905-1950)生於浙江杭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 1932年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

雨巷,戴望舒這篇課文幾年級學的

雨巷,戴望舒這篇課文是九年級上冊學的。

《雨巷》是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

《雨巷》一詩歌的音樂感很強,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發的情感──悽清、哀怨和惆悵。

詩歌一開篇,詩人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江南小巷的圖景:白牆黑瓦的建築物之間,小巷曲折而悠長正是梅雨季節,天空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小巷裏空蕩蕩的,只有詩人。

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寫,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