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子路借米文章四字

心理3.12W
子路借米文章四字

子路借米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遊列國。一天,來到陳國,陳國正在鬧饑荒。當地人都餓得四處逃荒。他們師徒走到這裏斷了米,幾天沒吃上飯,一個個餓得肚子直叫喚。陳國人沒有米食借給他們,孔子就打發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米。

孔子師徒周遊列國子路見到了老子,恭恭敬敬地施了個禮說:“先生,我們師徒在陳國斷了米,老師讓我向先生借米來了。”

老子對他說:“好啊,借米不難,不過你要回答我一個問題,答對了,把米借給你,答不對,米不能借給你。”

子路一是借米心切,二是覺得一般問題也難不住他,就很自信地說:“好,先生請問吧。”

老子用手捋了捋鬍子,慢條斯理地說:“你說什麼多,什麼少什麼時候歡喜,什麼時候惱?”

子路一聽笑了笑,說:“你聽好了,我告訴你,天上星星多,日月少娶媳婦時歡喜,出殯時惱。”

老子聽了毫不客氣地說:“你答的不對,對不起,這米不能借給你。你回去吧。”

子路滿以爲自己回答得很正確,老子卻說他回答得不對,心裏不服氣。心想:“這老頭子就是不想借米給我罷了,回去向老師告他一狀,見死不救,太不夠朋友了。

子路辭別了老子,一邊想一邊走,帶着滿肚子的氣回到了陳國,把事情的經過對孔子說了一遍。孔子對子路說:“子路啊,這題你回答錯了,文不對題呀。”

子路一聽,老師也說自己回答錯了,忙問。“造問女師,這個問題應該乍樣回笑纔對?”

孔子說:“應該這樣回答,小人多,君子少借時歡喜,還時惱。”

子路聽罷,立即回見老子,並這樣做了回答。老子聽了很高興,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給了他,子路一看很不滿意,嘟噥說:“問題答不對不借米,問題答對了借給這麼少。我們師徒那麼多人,就這麼點,還不夠一個人吃一頓的呢。”

老子見子路不高興,就解釋說:“救急之米不能多,快拿回去救你師徒們的命去吧。”子路掃興地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陳國,見了老師,就告老子的狀:“這老頭簡直不夠朋友,你看,問題答對了,就借給了咱這麼一小筒米,夠誰吃的?和不借還有啥兩樣?”

師徒們雖然都很生氣,也沒辦法。管他怎麼着,先倒出來熬點粥充充飢吧。可是,往袋子裏一倒,淌起來沒個完了。倒了一袋又一袋,一直倒了五六袋。他們師徒樂得蹦了起來。子路看見倒出了這麼多的米,笑着說:“這麼些就夠了。”話音剛落,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