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中國設計對西方設計的影響

心理7.04K
中國設計對西方設計的影響

中國設計對西方現代設計的影響:

1、形式上的影響

1753年,伏爾泰將元曲《趙氏孤兒》改編後搬上歐洲舞臺。而1998年迪士尼亦將《花木蘭》搬上大銀幕。其後隨着臺灣影片《臥虎藏龍》、2008年奧運會,APEC會議等文化媒介的輪番視覺衝擊。“中國風”帶着新的活力再次席捲全球。和18世紀的“中國熱”別無二致,從市井到官邸,從日用品到藝術品,從雜誌封面到網絡。“中國風”的恆久魅力證明了文化的價值。

今天,歐洲紡織品設計以及頂級成衣設計藝術不斷運用中國元素煥發出新的活力。意大利品牌Prada近年推出以中國扎染工藝和中式小立領、盤扣、對襟、斜襟、織錦等元素的設計。法國品牌YSL推出仿旗袍立領墊肩設計、蝴蝶盤扣、雲龍紋飾刺繡等設計。

還有意大利Armani Prive 2015春夏高定的水墨竹系列,甚至動用漢唐式襦裙、蘇繡和琺琅掐絲等設計元素。和18世紀相似,“中國風”的主要推動者還是來自上流社會。有着70年曆史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慈善晚會2015年主題爲“中國:鏡花水月”,並邀請中國人蔘與總設計與主持。作爲美國社會最頂級的生活方式與藝術品味的炫耀與展示的舞臺,堪稱18世紀“中國熱”盛景的重現。

2、思維上的影響

中國哲學思想對德國哲學以及後來的西方哲學產生過很大的影響。老莊、孔子等大家的經典對萊布尼茨、黑格爾、歌德、伏爾泰和尼采等大哲學家產生過深厚的影響。這對之後的西方知識分子思維方式以及藝術家的審美方式也有很大影響。其中,包豪斯奠基人密斯·凡德羅,約翰·伊頓均受到過老莊、儒家著作的影響。

老子《道德經》曰:“少則得,多則惑”,密斯·凡德羅提出“Less is more”(少即多)。而約翰·伊頓在包豪斯的教育實踐中直接引入了老莊思想,他要求學生在實踐中拋開結構的束縛,用直覺和意念去體會自然形態。伊頓還經常引用老子“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的觀點闡述建築空間理論。

他還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把學生分爲傾向精神表現者、傾向理性結構者、傾向真實再現者三種類型加以不同的指導。這明顯源於孔子的“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思想。無獨有偶,貝聿銘也喜歡從哲學層面解釋現代建築,比如從老子思想中尋求“道”與“器”的關係,以器皿空間的“有”與“無”來闡述建築空間的原理,以“器”隱喻建築、文化與生命之“道”。他所創造的建築空間不僅是物質層面上的空間,更是文化的空間,從空間切入表現當代中國建築的內在精神。

如今在設計領域佔據主流的審美哲學思想之一,是源自中國的“禪宗”。最好的例子是Apple設計理念。長年的禪宗修習影響着喬布斯的整個人生歷程,不管是確定產品設計風格,還是公司戰略發展,甚至面對死亡的挑戰,喬布斯一直都在他篤信的禪宗裏尋找答案。

在設計上,喬布斯一直在做減法,比如精簡到只有一個Home鍵的手機設計。蘋果產品極簡主義的美學觀點,乃至蘋果系統中自帶操作界面背景:石頭、花、水紋、高山……無一不能看出其“禪”的思想。禪的玄妙之處,在於它只是提供一種思維方式,但不下結論的那種留白感,這正是契合了現代設計審美的精神。

經過幾個世紀,西方設計師仍能不斷的把中國文化藝術精髓中擷取的形式和內容,在現代設計中運用得流光溢彩。特別是把基於中國哲學思想之上延伸出的現代設計思維與審美,發揮到了極致,也發揮到最廣闊的空間。

他們這種旺盛的創作能力與廣闊的視野尤爲值得中國人學習與反思。中國在專業設計領域還只是個學生。平面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室內及景觀設計等等在中國只有幾十年的發展時間。作爲文化大國,中國人沒可能只靠歷史與文化的沉澱就讓設計作品脫穎而出,更多還是要學習那種思維方式的不設限,還有西方系統的模板設計體系,以及主次分明、爲我所用的拼盤式文化吸收方式。對此,歐洲人對“中國風”的應用就是一本最生動的教科書。

標籤: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