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三個更疊起來念什麼字

心理3.04W
三個更疊起來念什麼字

念三更。大家要清楚這點,歷朝歷代的更夫,每天晚上至多會巡邏5~6次,也就是打6次更。

從戌時始,經過亥時、子時、丑時,直至寅時結束。古人按照日落到次日日出計算,減去黃昏、黎明時間,計算一晝夜時間。所謂日出、日落,便是白天與黑夜。

再輔以漏刻、日晷等報時裝置。每天晚上,更夫需要巡邏5次,至少敲6次鑼。而半夜三更中的“三更”,指的就是子時。

子時是晚上11點到次日凌晨1點,按道家學說,子時是一天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間(迷信學說,大家姑妄聽之)。

由於古代每個夜晚分爲五更天,一更便是戌時,亥時爲二更,子時就是三更,直到寅時五更結束。

子時對應的是晚間11點到凌晨1點,屬於一夜中的一半,所以古人便將子時稱爲“半夜三更”。

打更人

當然,我這裏說的“三更”,是非常籠統的一種說法。具體到細節上,唐朝、宋朝、明朝等各個朝代,對十二時辰的準確定義都稍有不同。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規定“五鼓三點”,唐代計算時辰是,晝長55刻,夜長45刻。五而分之,則一更長9刻,約爲129.6分鐘。一點長25.92分鐘。

春秋分晝夜平分,是指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各爲50刻。一夜時間長度爲日落到次日日出時長,減去晨昏蒙影時間,即5刻。

刻度用箭尺計算,通常白天一箭,夜間一箭,加起來共計100刻。一更的長度,就取決於鐘鼓樓的夜箭長短。另外,根據每個城市的經緯度不同,各個地方對十二時辰的具體時間劃分,還稍有不同。

唐宋時期,官員每天五更(凌晨3點)上朝。宋朝都城在開封汴梁,五更大約是5:12。唐朝都城在長安,五更大約就是5:02左右。若遇上春分、夏至等二十四節氣,時間還另有計算。

據《晉書·天文志》、《新唐書》均有記載:“夫天之晝夜以日出沒爲分,人之晝夜以昏明爲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入二刻半而昏。據曆法,晨初迨日出差二刻半。”

而晚上的時間爲什麼叫做“更”,其實是因爲夜晚巡夜人員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所以夜晚時間就稱爲“更”。有的地方是用擊鼓方式報時,夜晚時間還稱爲“鼓”。

所謂“幾更天”或者“幾鼓天”都是這個意思,“晨鐘暮鼓”也是源自這裏。

因爲我國古代計算時間,並不像現在用時分秒,將全天共分爲12個時辰。爲方便計算,每個夜晚共有5個更次。

晚上8:00放到古代便是戌時,到了戌時,更夫開始正式工作,敲一遍鑼,兩下梆子。晚上10:00便是亥時,更夫敲兩遍鑼,兩下梆子。

到了午夜子時,便是三更天。直到丑時、寅時又分爲四更、五更,敲完五更後,更夫收工回家。

除了夏季,春秋冬三個季節,每天凌晨5:00~6:00還會敲一次梆子。因爲這三個季節日出時間,相比較於夏季有所延長,更夫還得額外“加班”一個小時。

歸根結底,五更是將一夜時間平均分爲五份,每份一更。因爲晝夜長短的季節性變化,所以不同季節,更點長度也是不同的。

同時,一夜定義不用日出日落算,而用日落後二刻半到次日日出前二刻半這段時間。

如此說來,“三更”指的不是3點,也不是5點,而是子時,即深夜23時至凌晨1時。

標籤: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