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簡述宋代棉紡織業的發展概況

心理4.74K
簡述宋代棉紡織業的發展概況

宋朝的絲、麻、毛紡織業都非常發達。西北地方流行毛織業,重慶、四川、山西、廣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織業非常發達。

到了南宋時期,廣東雷州半島地區和廣西南部成為棉紡織業的中心。兩浙和渝川地區絲織業最發達。

宋朝政府還在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設立織錦院,也就是官辦的絲織作坊。而相關的印染業也因此發達起來。

簡述宋代棉紡織業的發展概況

南宋時,植棉區已逐漸推廣到長江和淮河流域,江南西路、兩浙路和江南東路已廣泛種植,棉花的“種藝製作之術,駸駸以來.江淮川蜀獲其利”。《元典章》載:“江南百姓的差稅,宋時秋夏稅兩遍內有:夏稅棉、布、絹、絲、棉等……”。南宋時,不僅南方植棉在擴充套件,棉花在北方陝甘一帶也普遍種植。《農桑輯要》載:“木棉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木棉種於隴右,滋茂繁盛與本土無異”。可見,當時幾乎大半個中國已普遍植棉。

隨著棉花種植的推廣,南宋的棉織業進一步發展。宋末胡三省談到當時仍沿用北宋以鐵鋌去棉核的工藝[,艾可叔的《木棉》詩中也有“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雲……機杼終年積婦勒”[川等句,反映了托子、彈花、紡紗、織布的勞動過程,以及所用紡織工具為鐵鋋彈弓、紡車、織機等。

由於新的紡織工具的出現,南宋已能織帶有細字、小花卉的花布,棉布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衣服原料。從浙江出土的隨葬棉毯可以看出,江南地區不僅能織布,而且還能織毯,反映出棉織業的新發展。在織染方面,人膠已能錯紗,配色綜線,挈花。

紡織工具以手搖紡車最為普遍,由於它適用於個體農戶進行紡織,使用起來更加方便,逐漸為廣大農戶所使用。

簡述宋代棉紡織業的發展概況

宋代以後,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海洋開拓的物質基礎逐漸堅實,南中國沿海地區的對外貿易得到迅速發展,耕地面積擴大,糧食產量增加,蠶桑、棉花、茶、麻、水果等經濟作物大量種植。

農產品商品化推動了國內貿易發展。宋元時期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出口商品的生產基地。兩浙、四川和整個沿海地區的絲織業比較發達,絲綢種類繁多,產量大。元代絲織業和棉紡織業在宋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發展,元代來華的義大利大旅行家馬可波羅提到,華商運往印度的商品以棉、絲綢為大宗。元代典籍《島夷志略》記載的中國輸往海外的棉紡品有土布、大棉布等34種。宋代瓷器業集前代之大成,產品大量遠銷海外的瓷窯有浙江的廣元、溫州、雲和、麗水福建的泉州、德化、汀溪廣東的潮州、廣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