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三國留下來的武器

心理1.27W
三國留下來的武器

一,曹魏家傳的百辟刀、百辟劍

百辟刀是曹操所造的著名兵器,不過這百辟刀可不是一把而是五把。

建安年間,曹操花了三年時間才造出了五柄寶刀,分別用龍、虎、熊、馬、雀五種動物作為紋飾區分。

第一柄寶刀曹操先賜予五官中郎將曹丕,併發布宣告說:曹家子弟中有不喜歡武功而喜歡文學的,將把機會獲得剩下的四把百辟刀。

後來曹植、曹林分別獲得了一柄寶刀,最後兩柄曹操自己持有。曹植還因此寫了一首寶刀賦,說百辟刀的鋒利超過古代的巨闕、太阿兩柄神兵。

以史為鑑墨上桑也正是由於曹植的大作才得以知道如此神兵。

建安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以龍、虎、熊、鳥、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候(曹林)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父自仗之。陸斬犀革,水斷龍舟。……逾南越之巨闕,超西楚之太阿。--寶刀賦

曹丕繼位之後,把造百辟刀的傳統也繼承了下去,造了三柄絕世寶劍,分別是飛景劍、流彩劍、華鋌劍。

三柄寶劍長達四尺二寸,重一斤十五兩(漢制一斤十六兩),用玉石、犀角等名貴裝飾。

可以看到曹魏時代鑄造名刀名劍自配是有傳統的。

曹丕《典論》:“選茲良金,命彼國工,精而煉之,至於百辟,以為三劍:一曰:飛景,二曰:流彩,三曰:華鋌。俱長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兩,淬以清漳,勵以,飾以文玉,表以通犀。”

二,劉備的蜀主八劍

劉備在演義中用的是雙股劍,但是在歷史上劉備卻造了八柄寶劍,史稱蜀主八劍。

劉備在漢獻帝禪讓後也決定自己稱帝,改元章武。為了表示紀念,專門挑選良辰吉日,選擇了金牛山的上好鐵礦鑄造了八柄寶劍,史稱蜀主八劍。

這八口寶劍都長三尺六寸,鋒利異常,一柄劉備自己佩戴,一柄留給太子劉禪,兩柄分別給兩個兒子劉理、劉永。

其他四柄寶劍都送給了劉備的鐵桿親信:

一柄給了諸葛亮,一柄給了關羽,一柄給了張飛,一柄給了趙雲。

據說寶劍上的字都是諸葛亮的書法。

曹操造五柄,劉備漢室正統,怎麼也要超出五柄,那就乾脆造八柄寶劍吧。

樑陶巨集景撰《古今刀劍錄》:“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樑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並是亮書,皆作風角處所,有令稱。”

三、孫權六劍

從春秋時期開始,吳越就是著名的神兵利器誕生之地。孫權佔據了東吳,當然在兵器冶煉上技高一籌。

據記載,孫權有六柄寶劍,分別是白虹劍、紫電劍、辟邪劍、流星劍、青冥劍、百里劍。

雖然曹操,劉備造的好兵器都不少,可惜都送人了。

只有孫權造的寶劍全給自己留下來了。所以最後還是孫權寶劍最多。

晉·崔豹《古今注》:“三國吳大帝孫權有六柄寶劍,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