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光波粒二象性解釋

心理1.51W
光波粒二象性解釋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動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科學家發現光既能像波一樣向前傳播,有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徵。因此我們稱光為“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動性

笛卡兒提出的兩點假說

在人們對物理光學的研究過程中,光的本性問題和光的顏色問題成為焦點。關於光的本性問題,笛卡兒在他《方法論》的三個附錄之一《折光學》中提出了兩種假說。一種假說認為,光是類似於微粒的一種物質另一種假說認為光是一種以“以太”為媒質的壓力。雖然笛卡兒更強調媒介對光的影響和作用,但他的這兩種假說已經為後來的微粒說和波動說的爭論埋下了伏筆。

牛頓用微粒說闡述了光的顏色理論

1672年,偉大的牛頓在他的論文《關於光和色的新理論》中談到了他所作的光的色散實驗:讓太陽光通過一個小孔後照在暗室裡的稜鏡上,在對面的牆壁上會得到一個彩色光譜。他認為,光的複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顏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開一樣。在這篇論文裡他用微粒說闡述了光的顏色理論。第一次波動說與粒子說的爭論由“光的顏色”這根導火索引燃了。從此胡克與牛頓之間展開了漫長而激烈的爭論。

在新的事實與理論面前,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落下了帷幕。

即:光粒子的運動軌跡是呈週期性的波。

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從十七世紀初笛卡兒提出的兩點假說開始,至二十世紀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終,前後共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時間。牛頓、惠更斯、托馬斯.楊、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學家成為這一論戰雙方的主辯手。正是他們的努力揭開了遮蓋在“光的本質”外面那層撲朔迷離的面紗。

光波粒二象性是說光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光的波動性表現:光可以發生干涉、衍射、偏振現象。光的粒子性表現: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

標籤: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