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小時候學過的養蠶的課文

心理1.58W
小時候學過的養蠶的課文

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每到這時候,我常常想起母親來。解放前,我們家很窮,母親就靠養蠶換點兒錢,給我們姐弟倆交學費。

我們家門口有幾株桑樹。春天一到,桑樹剛發出新芽,母親就照例拿出幾張蠶種來。每張蠶種不過一尺見方,上面佈滿了比芝麻還小的褐色的蠶卵。等桑葉長到榆錢大小的時候,蠶種上便有許多極小極小的蠶在蠕動。蠶的生命就是這樣開始的。

母親微笑著,把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裡。匾裡已經撤了一層剪成細絲的嫩桑葉。這是母親帶著我從桑樹上摘來的,擦得乾乾淨淨,剪得又細又勻。

蠶一天天地大起來,桑葉也一天天地剪得粗起來。等蠶長到半寸來長的時候,小匾換成大匾,就開始喂整片的桑葉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葉採回來,母親吩咐我洗了手,用毛巾把一片片桑葉擦乾,再輕輕地均勻地撒在匾裡。

蠶越來越大了,呆在一個匾裡太擠了,就分成兩個匾,再分成三個匾……匾一個又一個地增加著。母親帶著我和姐姐把隔壁的一間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當作養蠶室,把七八個匾都搬了進去。每天深夜,母親總要起來添桑葉。我一覺醒來,常常看見母親拿著燭臺去喂蠶。閃閃的燭光照著她那帶著皺紋的慈祥的臉。

推開養蠶室的門,立刻傳來一片沙沙的聲音,像下雨似的。那是蠶在大口大口地吃桑葉。那些日子,採桑葉的擔子就落在父親的肩上。父親用很大的桑剪把桑葉連枝剪下來,成捆地揹回來。

蠶快“上山”了,母親一夜要起來兩次,累得她腰痠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來幫忙。母親把蠶沙大捧大捧地從匾裡清出來,姐姐把桑葉大捧大捧地放進匾裡。我用簸箕接蠶沙的時候,總看見母親的額角上滲著汗。

蠶“上山”了。它們被捉到用一束束麥稈紮成的“山”上。幾天以後,“山”上結滿了白的黃的繭子。母親一面摘繭子,一面輕輕地對我和姐姐說:“孩子,上學得用功啊!這學費可來得不易呀……”

我抬起頭,看見母親的兩鬢又添了一些銀絲。

小時候學過的養蠶的課文

國小語文《蠶姑娘》課文原文

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裡鑽出蠶姑娘。

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黑衣裳。醒了,醒了,變成黃姑娘。

又黃又瘦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不吃也不動,脫下黃衣裳。醒了,醒了變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一天發胖

又白又胖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又睡在蠶床上,脫下舊衣裳,換上新衣裳。醒了,醒了,從此一天一天發亮。

睡了四次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爬到蠶山上,吐出白絲,蓋間新房。成了,成了,繭子真漂亮。

繭子裡頭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變了,變了,變成了蛾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