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古代,怎麼稱呼執法人員

心理1.67W
古代 怎麼稱呼執法人員

古代的警察叫捕快。捕快原來分為捕役和快手,漸漸的人們把捕役和快手合稱,就叫成了捕快,捕快的稱呼起源無法考證,但是至少在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前期就擁有了類似職能的人,這是最初捕快的雛形,他們負責緝捕罪犯、傳喚被告和證人、調查罪證。

捕快平日身著便裝,腰掛錶明身份的腰牌,懷揣鐵尺、繩索。 領班稱“捕頭”、“班頭”。老百姓稱捕快為“捕爺”、“牌頭”、“頭翁”、“牌翁”等等。在明清法律條文中,稱捕快為“應捕”或“應捕人”,即“本有逮捕罪人之責的人”。

有的大州縣,捕快往往配備馬匹執行公務,故又稱之為“馬快”。而徒步者,則稱之為“步快”、“健步”或“楚足”。 各州縣在編的“經制正役”的捕快,因州縣大小而決定其人數。捕快所承擔的偵破任務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叫“比限”,一般5天為一“比”,重大的命案3天為一“比”。

過一個“比限”,無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責打。捕快在古代屬於“賤業”,並嚴格規定他們的後代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以免有辱斯文。 即便他們脫離捕快行業,其子孫也必須在三代以後方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捕快是沒有工資的,每年的伙食補貼即“工食銀”不過十兩銀左右,養家餬口自是艱難,於是敲詐勒索便成為一種風氣,他們時常設定種種名目收取好處費,甚至與州縣官吏同流合汙,或製造冤假錯案,或對老百姓橫徵暴斂,任意拘捕。

標籤:稱呼 執法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