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古人對上班的稱呼

心理1.88W
古人對上班的稱呼

古代上班早晨是卯時(5-7點,一般是卯正,即早上七點。要點名的,叫做“點卯”。所以上班也叫“應卯”,這一詞語流傳至今。 下午下班也很遲,大約是酉時(5-7點,酉正是下午六點。 但是對下班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一般的官衙下班叫做"放衙" 事實上,古人較真重視的是按時上班,何時下班則並不嚴格

古代“上班”有不同的叫法,到公堂衙門上班的叫“上衙”、“衙參”、“上值”中央高階官員去皇宮上班開會的叫“上朝”、“朝參”。

與此相對應的,下班則有“散衙”、“放衙”、“散值”、“散朝”、“退朝”、“放班”等多種叫法。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的上班下班時間:

古代的上班下班時間,和現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體時辰上,又比現代一般機關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與農業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作息習慣相適應,往往雞叫時分就得起身準備。

《詩經·齊風》中有一首《雞鳴》,描寫的就是春秋時齊國官員的上班情況:“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公雞打鳴時,官員已準備上朝了“東方明矣,朝既昌矣”——當東方已亮時,官員都已站滿朝堂。

古人雞鳴即起準備上班的傳統,至少在春秋時代就已形成。往後,這個時段逐漸定型為卯時。卯時對應現代24小時制是早上5點至7點。

地方官員也要卯時到崗。從程式上來說,“擊鼓升堂”是地方主政官員每天辦公的開始下午下班也要打鼓,稱為“散堂鼓”。

古代衙門前所設的鼓原本是用來宣告縣太爺下班的,相當於下班鈴,到了明清時期才作為緊急情況下來不及寫訴狀的百姓鳴冤使用。

叫點卯

古代朝廷等機關單位,每天就在卯時查點前來上班的幹部們,所以又叫“點卯”。現在有些地方還常說的“上班去點個卯”,就是這麼來的。而且你如果遲到早退什麼的,那事可就大了。唐玄宗時就有規定:“文武官朝參,無故不到者,奪一季祿”,你上班要是遲到了,不好意思,扣你三個月工資,什麼季度獎呀年終獎什麼的,估計也都甭指望了。

標籤:稱呼 古人 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