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孔子以德服人的梗

心理3.01W
孔子以德服人的梗

不是什麼梗,孔子是個人。

全句是“以德服人,心悅誠服”,出自《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整篇其實是在說以德服人和以武力服人的辯證關係。這裡需要指明的是,以德服人和以武力服人是相輔相成的。武力服人是保障,是手段,因為武力可以使對方服從,可以“以人假仁者霸”。而以德服人是最終的目的,以德服人以使人心悅誠服,而不會有怨恨,真心實意的信服。而秀才遇到兵,之所有會有理說不清,一者是因為秀才沒有強勢的手段來保障服人,二者秀才和兵本就不在一條線上,雙方沒有共同語言。因此,當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時候,是否可以考慮和管兵的能說得清道理的人說理呢也算是變通的一種方法吧。

這裡以“德”服人,《掄語》解釋這裡的“德”不是道德修養,而是孔子的佩劍叫“德”。意思就是說,“範馬孔子”要人信服自己,從來都是用劍解決問題的。

也正是因為孔子現實當中的大漢情況,跟範馬勇次郎結合了,所以才會有了“範馬孔子”的漫畫形象。至於孔子的掄語,在網友這裡也有了新的解釋,名喚“《掄語》”。顧名思義,就是把原本孔子書中的內容,改成了“暴力解決一切”的翻譯。

以“德”服人,《掄語》解釋這裡的“德”不是道德修養,而是孔子的佩劍叫“德”。意思就是說,“範馬孔子”要人信服自己,從來都是用劍解決問題的。

而針對於“德”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解釋,那就是範馬孔子的“實力”論。首先孔子是一個山東大漢,本身戰力就很高了。門下三千弟子,出門七十二賢徒,這裡被理解為是門下“打手三千,七十二位扛把子堂主”,還有野人的弟子。

然後這樣的人去跟人講道理,誰能不聽誰又敢不聽呢

所以,孔子當年在各國基本上都被尊為上賓,即便是不聽從他的言論,也會以禮相待的。

“範馬孔子”跟“《掄語》”,在網路上受到很多網友的調侃,這有些類似於課本上面的“杜甫很忙”了。把古代人物跟現實塗鴉以及惡搞結合在一起,也確實是有一定的意思。

但是,這裡還要說一下,玩歸玩、鬧歸鬧,不能拿原版的孔子跟《論語》開玩笑。畢竟,那屬於是國學知識,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不過,能博人一笑的“範馬孔子”跟“《掄語》”,逗大家一笑也是很不錯的,不必上綱上線的斥責或禁止。

標籤:以德服人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