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京劇的結構

心理5.38K
京劇的結構

我國戲曲聲腔分兩類:一為“聯曲體”,另為“板腔體”。聯曲體系由各自獨立的曲牌組成。板腔體則由不同的板式組成,板腔體唱腔的曲式結構雖比較簡單,但由於演唱速度的不同、音區運用的不同、節奏、結束音的變化,襯字託腔的使用,轉調以及唱法上的變化等,使它非常富於表現力。

同一種板式,不同的行當和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思想感情都可應用和表達。

京劇的唱腔雖然也有聯曲體的結構形式(如崑腔等),但它的主體部分——皮黃腔,卻是典型的板腔體結構。 

粹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1]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1]等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的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1]

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京劇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武場以鼓板為主。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等行當,後三行已不再立專行。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唸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1]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標籤: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