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我國航天曆程簡表

心理2.68W
我國航天曆程簡表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1958年4月,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

1964年7月19日,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后順利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2005年是我國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30週年,截至9月,我國已經成功發射22顆返回式衛星。利用返回式衛星開展的科學試驗成果,已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很多領域廣泛運用。

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並投入使用,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地測控站、4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以及連線它們的通訊網組成,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5年,我國正式宣佈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一號”衛星,截至目前已將27顆國外製造的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其低軌道運載能力達9.2噸,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0年10月,載著兩隻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衛星升上太空,開始了我國首次攜帶高等動物的空間軌道飛行試驗。試驗的圓滿成功,為我國載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統的設計以及長期載人太空飛行獲得了許多寶貴資料。

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長征運載火箭系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船發射場系統、飛船測控與通訊系統、航天員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組成,是我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複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國先後4次成功發射神舟一號至四號無人飛船,載人飛行已為時不遠。

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1個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標誌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並首次進行多人多天飛行試驗

2008年9月25日,“神舟”7號飛船在內蒙古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

1,1992年1月,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即“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

2,1999年11月20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宇宙飛船~神州試驗飛船。

3,2023年10月15日,神州5號飛船,首次載人飛行。

4,2005年10月12~17日,神州6號完成飛行任務。

5,2008年9月25日,神州7號成功進行出艙活動。

6,2012年6月16日,神州9號完成載人交會對接技術。

7,2013年6月11日,神州10號實現與太空站對接後,合體在軌飛行15天。

8,2016年10月16日,神州11號,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

9,2021年6月17日,神州12號,航天員在太空站成功生活、工作3個月。

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成就(按時間順序):

1、1968年2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隸屬於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前身第七機械工業部,錢學森同志任院長。

2、1970年4月24日,由我院設計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而且其重量也超過美、蘇、法、日第一顆衛星之和。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蘇、法、日後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標誌著我國空間技術進入了新時代。

3、1971年3月3日,我院研製的實踐一號科學實驗衛星順利升空,此後在空間運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學資料。

4、從1975年開始迄今,我院研製的17顆返回式衛星先後發射併成功回收16顆,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迴收技術的國家。我國空間事業實現了由科學實驗到應用的轉變,衛星研製技術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5、1981年,我們利用風暴一號運載火箭,一次把三顆衛星送入太空。從而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

6、70年代末,研製發射靜止軌道通訊衛星被列為國家重點工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先後攻克了姿態控制、通訊轉發器、統一載波測控系統等關鍵技術。1984年4月8日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試驗通訊衛星。

在此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實用通訊廣播衛星又於1986年6月2日發射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歐空局之後,世界上第四個具有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能力的國家。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製的東方紅三號廣播通訊衛星發射定點成功,此舉標誌著我國通訊衛星研製技術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7、80年代初,開始了開展氣象衛星的研究。於1988年9月7日,發射成功風雲一號氣象衛。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將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定點於東經105度地球同步軌道,從而使我國成為繼美、蘇後第三個能同時發射太陽同步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8、隨著衛星研製技術的已日臻成熟。在衛星迴收技術,一箭多星技術,衛星姿控、溫控、地面指令與資料接收站研製技術等方面,進入了世界前列。並建立形成了中容量通訊廣播衛星、返回式衛星、對地觀測衛星和現代小衛星等4個系列的衛星平臺,這些衛星平臺的建立和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僅將有效地提高衛星可靠性和壽命,同時還將大大加快研製速度,努力達到年均研製4到6顆衛星的能力。

9、至此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配套、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能力的衛星工程體系,不僅能夠研製各類應用衛星,而且能承擔更復雜空間飛行器的研製使命。

10、1984年4月8日,我國試驗通訊衛星發射成功,迎來了中國衛星通訊的新時代,其社會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標籤:航天 我國 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