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象拔蚌結構

心理8.37K
象拔蚌結構

認識象拔蚌

太平洋潛泥蛤是已知最大的鑽穴雙殼類海洋軟體動物,殼長約18-23釐米,水管可伸展1.3米,不能縮入殼內體重連殼可達3.6千克。殼薄,兩側對稱相等,身體側扁,前後不等邊殼體全由霰石所構成,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無珍珠殼層小月面與楯紋面發育不佳殼頂不突出內韌帶位於一個匙狀的著帶板上狀閉殼肌為異柱型在兩殼各有一個類似主齒的瘤狀突起行掘穴生活的水管很發達。

象拔蚌是商業名稱,其種名太平洋潛泥蛤,是已知最大的鑽穴雙殼類,殼長約18-23釐米,水管可伸展1.3米,不能縮入殼內體重連殼可達3.6千克。象拔蚌因其又大又多肉虹管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象拔蚌”。是蛤屬的大型貝類。象拔蚌又稱海筍,屬於軟體動物門,是一種海產貝類,個體有大有小,棲息地因種類而異。通常其兩扇殼一樣大,薄且脆,前端有鋸齒、副殼、水管,這水管很像一條肥大粗壯的肉管子,當它尋覓食物時便伸展出來,形狀宛如象拔一般,故得象拔蚌之美名。

頭部不明顯,只保留有口,口內亦無口腔及齒舌。身體腹面有一側扁形如斧狀的足。外套膜發達呈兩片狀,由身體背部懸垂下來,並與內臟囊之間構成寬闊的外套腔,外套腔內有一對或兩對鰓,瓣鰓的主要功能是收集食物及氣體交換。鉸合齒少,有前、後閉殼肌各1個,兩者大小接近。鰓的構造複雜,鰓絲間和鰓瓣間有血管相連。外套膜通常有1-3個愈著點。在水流的出入孔處形成水管。其紅管肥碩多肉,是著名高檔經濟貝類。

形態特徵

貝殼薄而脆,兩殼小,通常相等,殼面前端有鋸齒狀的齒,背殼的背、腹及後端有副殼,水管極發達,粗狀水管不能完全縮入殼內,留在殼外的部分有的長達10餘釐米,形如象鼻,故名象拔蚌。

分佈範圍

生活在水溫0℃-24℃,鹽度26‰-34‰,水深6m-30m,泥沙底質的海區中 。原產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 。以北美洲西岸所產最為肥美,加拿大溫哥華為最大的象拔蚌集散地 。1998年中國開始引進象拔蚌,中國東南部沿海開始有養殖。

生活習性

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單細胞藻類為食,也可濾食沉積物和有機碎屑。它的主要敵害是蟹、海星、蝸牛及鰈魚等魚類,成貝棲居於海底,有較強的保護能力

象拔蚌前4年生長較快,1齡貝殼長5-6釐米,重36-40克2齡貝殼長8-10釐米,重200-250克3齡貝殼長10-12釐米,重400-500克4齡貝殼長12-15釐米,重500-800克。隨著年齡增長,貝殼生長漸變緩慢,但軟體生長仍能繼續,壽命可達100多年。

品種分類

一般而言分成泥蚌和沙蚌兩種,在沙地成長的象拔蚌頸部較白,而在泥地成長的象拔蚌頸部顏色較深。食用以少雜質無異味的沙蚌為上品。

繁殖方式

象拔蚌雌雄異體,每年的繁殖季節一般在4-7月,盛期為5-6月。個體產卵量達1000-2000萬粒,產卵水溫為14-17℃。卵徑為82微米,受精卵經4-5天發育成D形幼蟲(120-130微米)10-12天發育成殼頂幼蟲(160-180微米)30天左右幼蟲下沉,隨著變態,殼長達350-400微米。

標籤:象拔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