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古人稱鱷魚是什麼

心理1.28W
古人稱鱷魚是什麼

鱷魚在中國古代的名字:土龍、鼉。 揚子鱷 [Yangtze alligator],鈍吻鱷科的一種爬行動物( Alligator sinensis ),產於長江下游,是中國特產。亦稱“鼉龍”,俗稱“豬婆龍” (魚鱉黿鼉。)

遠古稱鱷魚為魚龍。《春江花月夜》有"魚龍潛躍水成紋,昨夜半譚弄蔓花″。韓愈有《祭鱷魚文》,鱷魚聞而運遁。可見這東西是有靈性的。古人稱呼鱷魚,一般叫“鼉龍”豬婆龍或土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鱷魚。“鼉”在《南史.海南諸國傳》裡有記載,說的是有一個國叫“扶南國”有鱷大者長三丈餘,有四足,狀似鼉,喙長六七尺,倆邊齒利如刀劍。

可見古人稱鱷魚叫“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記載,鱷魚還有一種叫法,叫“土龍”。也有的地方叫“豬婆龍”。可見古代雖然鱷魚沒有被稱圖騰上的龍,但總之還是和龍沾了點關係。《博物志》載,“南海有鱷魚,狀似鼉(tuó)”。現代研究認為,這種動物就是揚子鱷、也是古人所稱的“豬婆龍”。需要說明的是,“鼉”字在甲骨文中也是存在的,是背上有殼、四足兩眼的動物。這也進一步說明,形狀似鼉的鱷魚並不是龍。

《嶺表錄異》載,鱷魚有四足,長尾,形狀如鼉,而動作敏捷。嘴裡長有如鋸的鋒利牙齒,經常吃人。江南的山中多鹿,它們最懼怕鱷魚。如果鹿走在河邊的山崖,群鱷在水下嗥叫不止,小鹿因恐怖落崖,會在水中被鱷魚吃掉。

書中記載,唐朝的太尉李德裕,因為被貶到潮州,路過鱷魚灘時行船出現故障,平生所收集寶物古玩、古書古畫落入水中。就讓隨船的崑崙奴下水捕撈,但發現水中的鱷魚極多,無人敢下水,據傳這裡是鱷魚的巢窟所在。

《嶺表異物志》載,潮州知州王舉直曾釣到一條鱷魚,如同一條小船大小。它的外形像鼉,嘴的長度約等於身體的長度,牙和鋸齒一樣森嚴可怕。有黃、綠兩種顏色,還有白色的。鱷魚的尾巴有三個鉤,非常鋒利,遇到鹿、野豬等,用尾巴襲殺鉤取。

書中記載,當地人擅長捕殺鱷魚,通常是把狗、豬綁到竹筏上,身上佈滿鐵鉤子,讓竹筏隨水漂流,鱷魚發現後就來筏子上捕食豬、狗,被鐵鉤子所傷,然後人們就藉機打死它們,撈出水中煮食。

標籤:古人 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