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时尚馆

位置: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客家话分为几种

心理2.79W
客家话分为几种

客家话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的形成,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移分不开。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河南一带的中原士族。那时他们讲的是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河洛雅音,是当时北方地区通行的交际语,是北方官语,又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从而产生了新的次方言“江淮官话”。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

唐代末年,客家先民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他们在南迁和定居后,与当地百越人和畲、瑶等民族的共处融合中,又不断吸收了古越语、瑶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方言。

南宋时期,客家先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以后,随着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时,作为这个民系的共同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里基本形成了。客家话分大至分两种,一种是福建客家话,一种是广东客家话,因为每个属于客家的地方方言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不过大至是相同。但是最正宗的客家话是广东梅州的。福建客家话听起来比较生硬,而广东梅州客家话听起来很软,比较好听。

客家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粤中有部分地区叫水源音(一般归入客家语粤中片),在粤东部分地区叫福广话、岭东话、广东话(迁四川后裔之语言又被称为土广东话),闽、赣迁川的,同样以“广东人”自称。

在江西部分地区叫赣南话(赣南客家语)、怀远话。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麽个话等。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福建省汀州府)。通称客家语,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语。从分布上看,客家语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台湾、湖南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口。依据语言内部差异,客家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语,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语,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语。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北片(又称闽西片)、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按不同口音又可分为梅州话、惠阳话、惠州话、河源话、赣南话、汀州话等。而在部分地区还称水源音、涯话、新民话、麼个话、广东话(土广东话)、怀远话、四县腔、海陆腔、饶平腔、诏安话、平婆话等。

标签: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