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包拯有中狀元

心理1.38W
包拯有中狀元

沒有中狀元,歷史上的包拯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生於999年,1027年,即包拯28歲,考中進士。在宋代,考中進士的人,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考試合格,然後決定名次。

具體來説,殿試錄取的考生分三等稱三甲,一甲三人依次是狀元、探花、榜眼,稱“進士及第”。二甲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進士是讀書人功名的盡頭,是大家對殿試錄取者的統稱。而包拯沒有考中狀元,只是眾多進士中的一個。但是,包拯能考中進士,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畢竟當時的錄取率還是很低啊!

包拯只中了一個進土,包拯沒有考上狀元是因為他少考了一科。包拯與公孫策參加考試的時候,正好發生了一系列的命案,兩人很快就參與到了破案當中去。因為破案包拯甚至少考了一科,因此,他這樣的成績他只能成為一個進士而成不了狀元。

沒有。

1、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

2、歷史上沒有公孫策這個任務,他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文學人物,北宋開封府主簿師爺,包拯的得力助手。開封府三口鍘刀的設計製造者,懂醫術,心思縝密,和藹善良,見多識廣,足智多謀,人稱再世諸葛。

擴展資料:

包拯的政治生涯:

包拯,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户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標籤:狀元 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