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六國論燕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原文

心理2.27W
六國論燕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原文

説明燕國滅亡原因的句子是燕趙之君,始有遠略,甫姬顛肯郯廄奠詢訂墨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譯文: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

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禍患。

説明燕國滅亡原因的句子是“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蘇洵《六國論》評論六國敗亡的歷史,提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的精闢論點,其中描寫祖輩創業艱難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説明齊國滅亡原因的句子是“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説明燕國滅亡原因的句子是“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結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國下矣”,明確體現文章借古諷今,告誡北宋統治者要汲取歷史教訓的主旨。

燕國滅亡的原因:

1、燕國滅亡的原因是“以荊卿為計”(或派刺客)

2、天棄姬姓(燕國為周室王族)而興嬴姓,人們忘記了八九百年前召公的仁慈.

3、燕軍戰鬥力太弱,地盤也小.

覆滅

燕太子丹年輕時在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後太子丹並沒有致力振興燕國,而是尋找到一位叫荊軻的刺客。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前228年,秦國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逼近燕國。前227年,太子丹送荊軻和他的13歲的助手秦舞陽到易水之畔(現河北易縣)。荊軻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後荊軻刺秦王政[15] 未遂。這一事件給了秦國一個進攻燕國的藉口。前226年,大將王翦率秦軍佔領了燕國的大半。燕王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秦在燕故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第二年,又設上谷郡、廣陽郡。前222年燕滅於秦 。秦軍回師攻代,代王嘉被俘。燕遼東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別設為遼東郡和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