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郭沫若的杜鵑中鶯的形象

心理1.84W
郭沫若的杜鵑中鶯的形象

它本身不用説,已經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時又被認為薄命的佳人,憂國的志士聲是滿腹鄉思,血是遍山躑躅可憐,哀惋,純潔,至誠……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了愛的象徵。這愛的象徵似乎已經成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這種感情還超越了民族的範圍,東方諸國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鵑在文學上所佔的地位,並不亞於中國。

然而,這實在是名實不符的一個最大的例證。

杜鵑是一種灰黑色的鳥,毛羽並不美,它的習性專橫而殘忍。

杜鵑是不營巢的,也不孵卵哺雛。到了生殖季節,產卵在鶯巢中,讓鶯替它孵卵哺雛。雛鵑比雛鶯大,到將長成時,甚且比母鶯還大。鵑雛孵化出來之後,每將鶯雛擠出巢外,任它啼飢號寒而死,它自己獨霸着母鶯的哺育。鶯受鵑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還大的鵑雛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淚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