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七色梅養殖方法

心理1.41W
七色梅養殖方法

栽植

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冬。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廕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光照與温度

喜温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温外,一般耐10℃低温。耐高温,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温16~23℃地區生長髮育最好。對温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温達5~7℃時開花。

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不能過濕過幹,澆水掌握見幹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温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乾透澆透。施肥也合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複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整形修剪

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温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温度0~5℃並濕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花期控制

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温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温至5~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温接近

1、盆栽用土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為宜,要求不嚴格,生長期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同時結合澆水,每隔10天噴施兩次3%的尿素,可使葉片變厚、增綠。種植時施入有機肥作基肥,初期澆水以促進生長,待成活生長旺盛,即可減少灌水,露地栽培將蔓性枝條埋入土壤,可逐步擴展成一大叢。

2、五色梅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季節可放在室外向陽處養護,即使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求通風良好。若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徒長,莖枝又細又長,且開花稀少,嚴重影響觀賞。

3、五色梅生長較快,栽培中應及時剪除影響造型的枝葉,以保持樹形的美觀,每次花後將過長的嫩枝剪短,秋末冬初入房前對植株進行一次重剪,把當年生枝條都適當剪短。冬季移置室內向陽處,若能維持15℃以上的室温,植株可正常生長、開花,應適當澆水、施肥和修剪。若保持不了這麼高的温度,節制澆水,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8℃以上即可安全越冬。每年春季翻盆一次,並對植株再進行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以及其他影響樹形的枝條。

七色梅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質土、黏重土、酸性土或鈣質土均可生長,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生長最好。

水肥管理

澆水:七色梅喜濕潤環境,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避免過分乾燥,並注意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

施肥:七色花花期較長,春、夏、秋三季每月均需追肥2-3次,花後要及時追肥。生長期每15天左右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薄肥,以提供充足的養分,同時結合澆水,使植株多開花。每隔10天噴施兩次3%的尿素,可使葉片變厚、增綠。冬季入室後,要停止施

標籤:七色 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