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时尚馆

位置: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周瑜向鲁肃借米的典故叫什么

心理4.32K
周瑜向鲁肃借米的典故叫什么

指囷相赠。

指囷相赠的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鲁肃家道殷实,存粮两囷各有万斤之数。周瑜在江东起兵,一无军粮二无兵器,遂向鲁肃求援。

鲁肃即指一囷相赠,又以另一囷做保,雇工开始为周瑜打造单刀5000口。周瑜命兵卒取来麻袋200个,每袋装50斤,将粮食搬回营地。

为扩大招兵影响,周瑜向鲁肃借得纸笔,大书“兴复汉室”四字,亲手贴于粮囷墙上。之后就有这个典故。

回答如下

      这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指囷相赠。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他出身士族,家产丰厚。他从小就习文练武,时刻准备建功立业。很快,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有识志士。当时,年少有为的周瑜,在袁术手下担任居巢长。

      他听说鲁肃也是一个少见的人才,便很想结识他。不久,周瑜便决定去拜访鲁肃。他带着几百名士兵故意从鲁肃家门前经过,顺路去拜访鲁肃。

       寒暄过后,他对鲁肃说:“小弟军中乏粮,不知鲁兄能否资助一些军粮”鲁肃看到周瑜仪表堂堂,早有几分敬意,有心与他结交,听他说要借军粮,心想正好做个见面礼吧,便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

      他带着周瑜到自己家后院米仓前说:“这里有两囷米。每囷有三千石米,小弟随便取一囷好了。”周瑜听了,非常感动。对鲁肃的慷慨大度和高洁品格十分赞赏。

      此后,二人往来密切,结成莫逆之交。后来,袁术也听到了鲁肃的名声,为加强实力,便任命鲁肃为东城的长官。

      不多时,鲁肃发现袁术诸多不足,认为他成不了大业,便带部下投奔了周瑜,接着二人一起投奔了东吴,归顺孙策。公元200年,孙策死后,年仅19岁的孙权,开始掌管军政大权。

      孙策临终时对孙权说:“今后,内务请教张昭,用兵请教周瑜”。

      周瑜不辱使命,从外地赶回吴郡,辅佐孙权,还对孙权说:“张昭有见识,我的能力很差,恐怕辜负你兄的托付。我愿意推荐一个人,一起来帮助你”。

      孙权一听,很高兴:“你说的是谁”周瑜说:“我认识一个人,名叫鲁肃。他是临淮东城人,很有军事才能,学识渊博,有抱负”。

      孙权听了,点头称赞并表示同意,就让周瑜把鲁肃请来,为自己身边增添了一个出谋划策的助手。

      从此,周瑜与鲁肃一起成了孙权的左膀右臂。在建立孙吴的政权过程中,他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囷米之交。周瑜担任居巢县长的时候,曾带着几百人到鲁肃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有两囷米,每囷是三千斛(一斛是十斗,一斗是十升,算算有多少米吧),鲁肃就指了其中一囷送给周瑜。周瑜知其奇,遂结为好友。“囷米之交”也成为一个历史典故。

标签:鲁肃 借米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