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捨身取義的名人故事

心理1.92W
捨身取義的名人故事

文天祥

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終年47歲。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據說,在衝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抱起炸藥包,準備進行爆破。衝至橋下後,發現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藥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於盡。

1、譚嗣同

他在能夠出走的情況下沒有出走,而是選擇了捨身取義,準備用他的鮮血來喚醒沉睡的國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薦軒轅”!

有人說他愚昧,而事實上,譚嗣同的死,對後世的影響極其長久深遠,絕對如他自己所說,是死得其所!這也是大義,不是一般人的大義,也更值得人們尊重和敬仰!

2、康有爲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爲梁啓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名句。

3、邱少雲

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開闊地,爲縮短進攻距離,便於突然發起攻擊,11日夜,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潛伏,他所在排潛伏在高地東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

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

爲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反擊部隊在邱少雲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當晚勝利攻佔了391高地,全殲美軍1個加強連。

標籤:名人 捨身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