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古代的孺子指幾歲

心理2.2W
古代的孺子指幾歲

年紀小於18週歲的小孩。

20歲:加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90歲:鮐背

一、孺子基本釋義:

1、多指幼兒、兒童

2、指天子、諸侯、世卿的繼承人。

3、古代貴族的妾。

4、小子、豎子,含藐視輕蔑意。

沒有具體年齡段。

泛指不懂事的兒童。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爲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標籤: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