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長安十二時辰劇情介紹講解

心理8.86K
長安十二時辰劇情介紹講解

《長安十二時辰》劇情講述在上元節花燈大會前夕,有敵人陰謀在上元節制造混亂,靖安司受命調查抓住敵人並阻止敵人的陰謀,爲抓住敵人,李必和死囚張小敬聯手共同調查此事。

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故事講述張小敬出身行伍,後受任爲主管偵緝逮捕的官差不良人,長期協調維護地方安全工作,但卻因違法被關押於獄中。負責長安城治安的靖安司發現了混入城內的可疑人員,由於張小敬對事發地點人事與地理的熟悉,靖安司特例委派張小敬戴罪立功、偵破此案。經過張小敬的一番調查,發現敵人的陰謀是爲了在上元節晚上的集會中製造混亂。距離上元節花燈大會只剩下短短的幾個時辰了,張小敬必須在上元節花燈大會前抓住搞破壞的刺客。在調查與追捕中張小敬還發現靖安司中竟然有敵人的內應,在一次次的鬥智鬥勇中,張小敬終於在最後關頭揭穿了背後主謀,阻止了破壞的發生,解救了長安城裏的黎民百姓。

本片講述了底層人民聯合起來謀刺最高統治者皇帝的故事。

唐天寶三年,看似繁榮昌盛的長安,實則危機四伏。皇帝怠政奢靡,朝廷腐敗,右相林九郎和太子明爭暗鬥。

十年前,駐守西域的第八團在一場戰役中堅守城池,兩百多人最後只活下來九個人,其中就包括本劇主人公弩手張小敬和旗手蕭規。戰爭結束之後,他們得知當時朝廷的救援就在戰場不遠,但時任兵部尚書林九郎卻不發兵救援,倖存的九個兵對朝廷特別是林九郎很失望。更可恨的是,倖存的九個兵,回到長安之後,遭到朝廷、地方政府的各種不公正待遇,冤死很多人,包括戰友聞無忌。張小敬回到長安之後,本來是長安的不良帥(統管治安的小領導),後因爲替聞無忌打抱不平而砍殺上司,被打入死牢。

此時的林九郎已經升任右相,而且深得皇帝寵信,皇帝甚至想要在上元節將皇權交給右相。與此同時,太子黨也聚集了一批人,他們祕密規劃着新的稅法、新的制度,想要重振朝綱、復興大唐。右相和太子黨爲了下一代政權而明爭暗鬥。

九人之中的蕭規,絕望之餘決定反抗報復,他想要毀滅整個長安,包括當今聖上。於是他改名爲龍波,開始了他的宏偉計劃。由於龍波的嫉惡如仇、匡扶正義、敢愛敢恨,漸漸地,追隨他的人越來越多。龍波的謀刺計劃分爲一明一暗兩條線。明線爲利用何孚(太子傅何監的養子)對右相的仇恨,籌措資金,僱傭狼衛,祕製伏火雷,謀刺右相暗線爲利用建築大師毛順製作燈樓的機會,將伏火雷安插到燈樓中,待到聖人觀燈之時,引爆伏火雷,毀滅聖上和長安城。

龍波的計劃並不順利,首先狼衛的出現引起了專案組靖安司的注意,靖安司啓用死囚張小敬開始查案。由於靖安司和太子的親密關係,右相爲了奪取皇權,開始關注此案,並且以靖安司啓用死囚辦案爲由,準備彈劾太子。隨着偵查的進行,靖安司逐漸發現了明線,即刺殺右相的表象。由於何孚刺殺右相失敗,何孚落入右相手中,右相得知何孚和太子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刺殺事件被解讀爲太子幕後主使,想要消滅右相,奪取政權。事情鬧到皇帝那裏去,皇帝對太子產生誤解,以爲太子結黨營私。

何孚已逝,龍波猶在,行刺計劃繼續進行。張小敬順着水渠順利進入皇城,並進入燈樓破壞了燈樓的機械臂。張小敬的人設始終是長安城的守護者,百姓的守護者。雖然他親身經歷了第八團的孤立無援,倖存者的不公正待遇,但他仍然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因此,他答應靖安司幫忙查案,幫忙阻止行刺計劃,無論行刺的是右相還是聖人。

聖人點燃燈樓,幸而張小敬破壞了機械臂,燈樓只是起火併未爆炸,皇帝和百姓得以倖免於難。龍波跟着毛順大師假借更換材料的名義進入燈樓,並突破城防挾持了皇帝。行刺的動機看似明朗了起來,即蕭規爲了給第八團兄弟報仇,爲了親口告訴皇帝老兒這太平盛世表面下的人間疾苦,而發起的一場極其隱蔽的刺殺行動。

龍波和張小敬在燈樓相見,張小敬得知自己千方百計想要捉拿的幕後主使居然是自己的患難戰友蕭規。蕭規認爲行刺皇帝可以爲第八團報仇,可以向皇帝、朝野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長遠看可以讓這個國家更好。但張小敬認爲行刺計劃會毀滅長安,會傷及無數百姓的生命,而他是長安不良帥,長安的守護者,他要阻止行刺計劃、營救皇帝。雖然兩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善良的,但觀念不同,誰也說服不了誰。

那天晚上,被挾持的皇帝老兒,離開皇宮,經歷了人間疾苦,也許會有那麼一點的良心發現吧。蕭規不知是被張小敬的所作所爲和勸說所觸動,還是覺得皇帝經歷了這一晚的波折會有所改變,亦或是他對長安徹底失望了。他沒有殺死皇帝,反而出門迎戰前來救駕的軍隊,死的何其悲壯,太惋惜了。

繼續逃跑的皇帝遇上了真正的幕後大boss,靖安司八品小吏徐賓。雖僅爲八品,但其人精通大案牘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纔是真正的幕後主使。雖有宰相之才,但仕途一直不得志,故利用蕭規對朝廷的恨、張小敬對長安的愛、右相和太子的黨爭等錯綜複雜之關係,策劃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刺殺行動。然後準確預測了結局,並提前在終點營救聖人,希望得到聖人的賞識,當上宰相。然而,聖人並不相信徐賓的說辭,覺得他一個八品小吏,只是貪官而已。徐賓惱羞成怒,一舉點燃伏火雷,想要和聖人同歸於盡。就在伏火雷爆炸的一剎那,張小敬從徐賓手中救過聖人,全劇終。

劇中每個人,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好與壞,每個人都在爲自己的信仰而活着。張小敬的信仰是守護長安、守護百姓,即使長安曾經深深地傷害過他。蕭規的信仰是恩必報、債必償,聞無忌曾經幫他擋過刀,他想要爲聞無忌報仇、爲第八團報仇。靖安司李必的信仰是忠於太子。檀棋和魚腸的信仰是忠於主人。聖人對皇位的信仰是能者上、庸者下,故多次廢黜太子,意圖將皇位傳給右相。

劇中的暗樁設計太過腹黑,一度刷新我的三觀。張小敬是長安的不良帥,嫉惡如仇,爲兄弟兩肋插刀,他有很多暗樁我可以理解。但是靖安司中的徐賓、報時博士、姚汝能、甚至是通傳,個個看着人畜無害,但都心懷鬼胎,實在令人後背發涼。還有那個傻兒子何孚,看似一臉無辜、光明磊落的太子,爲了各自的目的,也都幹着見不得人的勾當。最令人痛心的是張小敬爲了查案,痛殺自己的暗樁小七,那一刻,我的內心是絕望的。爲了心中的信仰,張小敬背叛了所有不良帥兄弟,害死了丁老三、聞染、蕭規,寧願我負天下人,也要守護長安。很難說張小敬是一個英雄,但他真的是一個勇者,始終如一地堅持着自己的信仰。每個人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選擇守護長安,就要守護它的一切。

全片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明暗線索交織,敘事宏偉、服飾道具佈景考究,是國產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可媲美冰與火之歌。美中不足的是結尾過於倉促,積蓄了四十多集的情緒得不到釋放,讓很多人產生“就這”、“這就完了”的感覺。蕭規和徐賓的結局太過草率,不太符合人物個性。皇帝經過這個波折,是否幡然醒悟不得而知。右相和太子的結局不得而知。總之結局不完美。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