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唐山東窯的來歷

心理1.07W
唐山東窯的來歷

      此地名的全稱“東缸窯”。

      多種資料表明,其形成與明朝初年山西、山東移民唐山,帶來制缸技術,使唐山具有了六百多年的制缸歷史有關。

       唐山制缸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初年。1896年續修的《灤州志》記載:“明初工匠有今無矣,因民風淳樸不尚奇巧,其居肆攻金攻木而已,唯唐山多缸窯能製陶器、缸、甕、盆、盔之屬,供當地人們使用。”

       唐山制缸的技術,不是本地人自有的,而是由山西,山東的移民帶來的。從山西移遷唐山的田氏家族,珍存有自己的《田氏家譜》。《田氏家譜》中記載:“肇自山西汾州府內,寄居在介休司東村中。傳家既久,永世無窮,明德方新,克昌厥後,念宗盟之有託,豈忍舍舊而圖新,奈時世之所迫,偏宜去彼而就此爰及永樂二年轉徙永平遷居灤郡社選曹口,宅卜缸窯。此故創業之始基及啓後之宏圖也。”

      山東的移民也是明朝初年來唐的。山東移民秦氏家族的傳人秦志新的文章《唐山秦氏陶瓷世家》是這樣記載的, “明成祖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秦氏祖先秦保、秦強弟兄二人,由山東棗林莊移民到灤州,在今唐山市東缸窯落戶,後該莊即名爲秦莊。”

       山西田家田時寬、範家範時真共同來唐後,先到了曹家口,看到那裏不具備生產粗瓷的條件,隨即又來到唐山北部的莞豆山(後稱彎道山),看到附近有煤,有矸石,還有水源,隨即決定就落戶於此,施展技術,組織人工,開始了拉坯做缸。

     “東缸窯”地名究竟何時出現的,也是個需要弄明白的問題。此前有些史料文字的記述失於簡單化了,如“時寬祖遷於西缸窯”、“秦氏祖先在唐山東缸窯落戶”,給人的感覺是西缸窯、東缸窯兩個地名在兩地移民來此前就有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任何一個事物的形成都需要先有與此相關的因素出現,如形成這兩個地名,則先要有地域方位的“西”、“東”,要有缸、窯等因素同時,還要有一個發展形成的時間過程,隨着時間的推移自然形成,這不可能是隨心所欲,一蹴而就的。對此《唐山陶瓷公司志》作了很客觀的記述:“明永樂以後,東西缸窯兩地居民逐漸增多,散居於若干小莊,如西窯的窯上莊,東窯的秦莊等等。自秦家在東窯建窯辦廠後,原自然莊名漸被缸窯特徵所代替,人們按其村落位置,稱東邊的爲東缸窯,西邊的爲西缸窯,兩窯之間相隔三裏,形成了兩個行政村,此即東西缸窯名稱之由來。”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人們稱呼這兩個地方一直是“西缸窯”、“東缸窯”,而後,叫法就逐漸簡約,有的叫成“西窯”、“東窯”了。

標籤:山東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