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三體告訴我們的15個道理

心理3.03W
三體告訴我們的15個道理

三體小說中,通過15思想實驗,告訴了我們15個道理:

01:在資訊時代,一個普通個體,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壞系統小說裡的回答是完全可以毀掉一個系統。三體人1379和地球人葉文潔發生了對話,而就是兩個普通個體的對話,引起了未來人類幾百年的動亂,幾十億人死亡。

02:我們知道大蛇要打七寸,那打一個文明的“七寸”,應該打什麼地方一個文明的七寸,就是科技,再具體一點是基礎科學。三體人專門派出一個叫智子的東西來干擾人類對於基礎科學的研究。

03:一旦發現系統出現叛徒,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答案是,要獲取叛徒和對手的聊天記錄,對手想搶佔的要點,就是你要搶佔的要點。葉文潔背叛地球,與三體人溝通。地球叛軍在經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被地球人用奈米級的材料切割成只有50釐米厚的片狀。這樣可以將叛軍全部摧毀,同時保留叛軍與三體人的聊天記錄。

04:如果人類社會變成一個思維完全透明的世界,是好事嗎三體人的思維,是完全透明的,想和說,是一個詞兒。科學角度來講,這個技能耗散能量大、資訊篩選成本高社會學角度講,這會加大人們協作的難度,所以,這種“想”等於“說”的資訊溝通模式,不適合人類社會。

05:如果真有外星人入侵,我們應該把決斷權交給誰最好的辦法只能把決斷權交給少數人,給他極大的權力,天下一盤棋。小說裡的四位“面壁者”來做決策以應對三體人。

06:如果面對外星人的侵略,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社會架構來應對這個取決於外星人什麼時間到達地球:馬上臨近,短期單一任務,選擇集權政府式構架,短期內提高戰鬥力。如果是400年以後到達地球,長期複雜任務,應該選擇自由市場,釋放社會活力,實現更多創新。

07:如果在物理水平上有差距的兩個文明作戰,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三體人派出“水滴”小飛船摧毀人類2000多艘恆星級戰艦。這場戰役告訴我們,世界上最狠的武器是理論物理,文明間最大的差距是科學層級差距,人類所有的榮光,一朝破滅。

08:什麼是猜疑鏈從末日之戰逃生的七艘戰艦,馬上迎來一場人性的“黑暗之戰”。因為燃料和配件有限,人類戰艦之間爆發了一場自相殘殺的戰鬥。最後,僅存兩艘戰艦,滿載燃料和補給,各自朝太陽系外飛去。猜疑鏈是這場戰爭的動因,也是宇宙生存必須面臨的基本概念。

09:宇宙裡的黑暗森林法則是什麼。在跟羅輯見面的時候,葉文潔告訴他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公理和兩個概念,經過思考,羅輯推匯出了“黑暗森林法則”: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位帶槍的獵人。一旦有一個獵人發出了動靜,其他文明根據猜疑鏈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消滅它再說。三體人忌憚羅輯的原因,即在於此。羅輯賬務了這條法則就掌握了制約三體人的辦法。

10:如果兩個勢均力敵處於不穩定的平衡狀態,那“強勢”的一方應該注意些什麼。在羅輯建立的威懾平衡裡,三體是強勢的一方,人類是弱勢的一方。三體人通過“讓地球人感知他們的真誠”和“不停尋找打破穩定的可能”這兩點,為實驗提供了滿分答卷。在這段平衡對峙的狀態裡,三體人幫助地球人建設了能夠威脅到他們自己的引力波發射裝置,這為後來的毀滅埋下一顆種子。

11:一個合格的執劍人,應該具備什麼性格。“執劍人”是指人類掌握黑暗打擊按鈕的那個人,這個角色的工作並不難:一旦發現三體人違約,就按下按鈕,雙方同歸於盡。在羅輯卸任執劍人、繼任者接過權杖的那一刻,三體人認為新的執劍人不具備同時毀滅兩個文明的魄力,發起了對地球人的進攻,果然迅速扭轉了對峙的局面。

12:一個成熟的文明,應該怎麼面對已經沒有威脅的敵人。三體星被毀滅後,三體人跟地球領袖羅輯和程心展開了一次對話。這是一場成熟的對話,也是一個得體的告別。三體人用無對無錯、無怨無恨、有禮有節的態度,結束了跟人類這場300年的對決。故事最後,三體人告訴羅輯,人類其實可以避免黑暗森林的打擊,但人類更夠躲開嗎

13:在宇宙裡,什麼才是宇宙安全宣告。陰差陽錯,程心的同學雲天明在三體行星生活了很久,在隨三體人流浪宇宙之前,雲天明通過三個故事,向地球人透露了能夠躲避黑暗打擊的三個方法。其中,通過降低光的速度,執行宇宙官方認為的自殺,也就是把自己所在的星系變成“黑域”,是宇宙中最明確的一種安全宣告。

14:最後把人類害死的,最可能是什麼能夠逃避黑暗打擊的另一個方法,是製造一種依靠“曲率驅動”的宇宙飛船。但是這種飛船帶來了一個社會學問題:製造它將耗費大量的資源,最後卻只能帶走一小部分人,這將人類帶入一個公平與道德的困境之中。但也正是這種出於道德的考量,使人類終止了飛船的建造,這一決定,最終毀滅了太陽系裡的所有人類。

15:宇宙氛圍幾個陣營。在太陽系遭到降維打擊徹底毀滅之後,只有程心一個人逃了出來。她來到跟雲天明和自己都頗有淵源的藍星,在那裡碰到了已經為人類找到新行星的關一凡。但兩個人被困到空間褶皺裡,再出來的時候,宇宙已經度過了1800萬年。兩人開始在雲天明為他們準備的小宇宙裡生活,徹底瞭解了宇宙的格局,看清了宇宙中走向死亡和阻止死亡的兩大陣營。

三體告訴我們的終極道理總結:四個人物,兩點收穫。

《三體》系列小說,成功塑造了四個主要人物,分別是:

一個成功的好人,羅輯

一個失敗的好人,程心

一個成功的壞人,葉文潔

一個失敗的壞人,維德

同時給我們帶來兩點收穫:

第一要複雜,不要簡單

第二要前進,不要後退。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死亡是一座永恆的燈塔,不管你駛向何方,最終都會朝它轉向。一切都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

人生的美妙之處在於迷上一樣東西。人生苦短,少做些虛無縹緲的事。

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現實的引力實在是太沉重了。

記憶是一條早已乾涸的河流,只在毫無生氣的河床中剩下零落的礫石。

越透明的東西越神祕,宇宙本身就是透明的,只要目力能及,你想看多遠就看多遠,但越看越神祕。

沒有什麼能永遠存在,即使是宇宙也有滅亡的那一天,憑什麼人類就覺得自己該永遠存在下去。

標籤: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