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屈原的精神是什麼

心理1.68W
屈原的精神是什麼

詩人屈原,出身貴族,但因自幼生活在平民中,加上家庭的良好教養,十分同情貧窮的百姓。秦軍犯境時,他組織周圍青年奮力抗擊,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入朝後,為楚懷王負責處理外交事務。楚懷王死後,楚襄王更為昏庸,朝政日益腐敗,對楚國面臨著亡國的危機,昏然不覺,卻對屈原這樣的愛國志士迫害有加。

   

  從屈原開始,“忠君”也標誌著,另一種觀念的建立。這與孔、孟的傳人荀子是高度一致的。荀子特別強調“忠君”。直到唐宋,這種文化基因,才逐漸表現出活力來,並在多次的思想交鋒、文化裂變中得到了認可與傳承。就此而言,屈原已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雖然對這種精神的價值,根據不同的時代需要,有不同的理解,有時我們理解的“忠君”,而君王當之無愧地國家代表,於是我們又可以,理解為“愛國”。

愛國精神。熱愛祖國的精神是為了實現楚國統一的偉大事業,屈原雄心壯志,他對內幫助懷王變法強國,對外主張聯合抗秦,使楚國一度富強。

後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惦記著祖國的興衰。

他知道自己面臨諸多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一直拒絕離開楚國,這表明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

是熱愛祖國、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

1、熱愛祖國

熱愛祖國的精神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屈原雄心壯志,對內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2、堅持真理

堅持真理的精神從政期間,屈原堅持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雖九死而猶未悔”,表達了堅持真理的的無私無畏。

3、寧死不屈:

寧死不屈的精神任職期間,屈原志潔行廉,同情百姓,為民謀利,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作殊死鬥爭。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標籤: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