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天安門是哪個朝代修建

心理7.47K
天安門是哪個朝代修建

明朝修建的。

“天安門”(歷史變化)介紹:

①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②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後稱天安門。

③民國三年(1914年)五月,北洋政府的朱啟鈐啟動改造舊都城計劃。(注:正因為朱啟鈐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門開始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

明朝

   天安門廣場始建於公元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當時是紫禁城正門承天門(今天安門)外“T”字形的封閉宮廷廣場,名曰“天街”,外建宮牆。天街東西兩端各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廣場南端建大明門。清北京城承襲明代之舊,只更改了部分城門名稱,承天門改稱天安門。

明清時期,天安門廣場既是封建王朝的禮法之地,也是“衙署林立、府部對列”的皇家禁地,庶民百姓嚴禁入內。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近代以來中國發生的深刻社會變革由此拉開了序幕。1914年5月,為適應新的社會要求,拆除了天安門前千步廊,貫通了東西兩城的交通,使得原本封閉的宮廷廣場變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開放空間。廣場南端的大清門改稱中華門。與此同時,社稷壇也從皇家禁苑改建為北京的第一座現代城市公園——中山公園。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天安門廣場作為城市中心的位置初步顯現。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等愛國主義運動都在這裡為中國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一批批覺醒的人民大眾匯聚在天安門廣場,進行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不懈奮鬥。

天安門在明朝永樂十五年建的,在1420年建成,最初只是一座木結構的牌樓,直到順治8年改為天安門,天安門位於北京的中心地帶,佔地面積達到4800平方米,在1925年天安門才向民眾開放,之後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