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冷棚萵筍種植時間和技術

心理2.56W
冷棚萵筍種植時間和技術

越冬高筍要用大棚栽培,暖冬地區採用地膜覆蓋也可露地栽培,主要以成株上市,少量以幼株或半成株上市。一般於9月中下旬至10月上句播種,春節前後上市

(1) 播種育苗

選擇晚熟品種。採用遮陽網地面覆蓋降溫保溼,出苗後即去掉覆蓋物,苗齊後問苗一次,保持苗距3~4釐米,適當控制澆水,追施一次0.3%尿素液,培育壯苗。

(2)大棚定植

越冬萵筍的苗齡一般控制在30~40天,4~5片葉以上,10月下旬至11月定植。株行距(33~40)釐米X (33~ 40)釐米,一般尖葉種密度大於圓葉種。定植前要翻耕烤地5~7天,結合翻地施腐熟有機肥,一般每畝施優質有機肥 5000千克左右、磷酸二銨50千克、硫酸鉀15千克作基肥,然後整地做畦,畦寬在1.2米左右。定植前一天,將苗床噴水,使床土溼潤,並覆蓋地膜,採苗儘量多帶泥土,少傷根。定植應選擇晴天進行,栽植深度以根部全部埋人土中為宜,不可過深壓住心葉,將土稍壓緊使根部與土壤充分密接。

(3)保溫防凍

定植後將棚膜早蓋好,但晴暖天要注意通風,寒潮到來的霜凍天氣要閉棚保溫。元月以後陰雨及雨雪天氣多,要注意閉棚保溫,晚間可在大棚四周加蓋草簾或大棚內套蓋小棚防凍。肉質莖開始膨大後,保持白天溫度18~20度,晚上10度左右。

(4) 追肥澆水

定植成活後肥水管理掌握冬控春促,上棚前一般澆2~3次稀糞水,結合控溫防止徒長。定植1個月後要施重肥,每畝可施尿素10~15千克、鉀肥10千克或草木灰50千克,葉面噴施0. 2%磷酸二氫鉀。整個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溼潤,接近採收前控制澆水。

(5)植物生長調節劑調控

為控制徒長,在定植後半個月左右,噴濃度為100~1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或濃度為300~50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一次。如嫩莖伸長仍較快,或因市場原因,還要適當延後上市,可於10~15天以後再噴一次矮壯素,使肉質莖生長更粗壯。上市前15~20天全株噴霧濃度為20~25毫克/千克的赤黴酸,可增產10%~20%。

(6)適時採收

收穫一般在春節前後進行。當萵筍植株頂端的葉與外葉相平時,為“平口”期,即收穫適期。此時莖部充分長大,品種脆嫩,要適時採收。若收晚了,嫩莖伸長,纖維增加,品質下降。若為延遲採收,掐尖去蕾是簡單而有效的控制嫩莖竄高的措施,即在萵筍“平口”期及時于晴天用手掐筍尖頂端生長點或花蕾。收穫時,沿畦面割取後,剝除下部葉片,使莖部露出,上部葉片仍保留 。

1 土壤選擇

萵筍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要達到高產目的,需選擇土壤疏鬆、肥沃和能排能灌的壤質土地為宜。

2 品種選擇 

萵筍的品種很多,從葉形上可分為尖葉萵筍和圓葉萵筍。目前,天津地區生產上尖葉萵筍品種一般晚熟,節間較長,苗期較耐熱。園葉萵筍早熟,耐寒不耐熱,產量較高,品質好,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種植時可選擇不易抽苔、抗病和高產的青皮綠肉園葉品種,也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選擇種植品種。

3 催芽和育苗 

3、1 浸種催芽

萵筍為喜涼作物,不耐高溫,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4 ℃,適宜溫度為15~20 ℃,超過30 ℃則發芽受阻。播前浸種催芽有利於出苗,一般採用冰箱催芽法,將種子用清水浸泡12~24 h後撈出,裝入小布袋,放入冰箱保鮮層5 ℃的環境下催芽。每隔12 h取出種子用清水沖洗1次,經3~4 d後,待有80%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

3、2 苗床育苗

萵筍早春栽培可在每年一月初前後播種育苗,在冷棚內做平畦苗床,畦面寬 1 m,畦梗高20 cm,長度隨種植習慣而定。整平整細畦內土壤,種子出芽後摻少量細沙均勻播種,播種密度為2 ~ 3 g·m-2,每 66.7 m2苗地播種量 100 ~ 150 g,可栽苗 1 334 m2。播種後及時覆土,覆土要均勻,厚 1.5 cm,防止種子外露,也須避免覆土過厚影響出苗。覆土完成後腳踏震壓,以保持土壤墒情,有利種苗出土。撒種後覆地膜,然後在畦面上搭設小拱棚。

播種後 10 ~ 12 d 即可出苗,子葉展開後撤去地膜,再視苗情間苗 2 ~ 3 次,人工拔除雜草,定苗後,株距 3 cm。定植前 7 ~ 10 d 拆除小拱棚,進行煉苗。移植前 7 d,施用“送嫁肥”,每 667 m2施尿素 5 ~ 10 kg,移苗前 1 d 澆小水,緩解移苗傷根的程度。大小苗分開定植,便於栽培田管理。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蟲與蝸牛。

4 定植前整地做畦

萵筍栽培基肥要充足。可結合整地,每 667 m2施用充分腐熟農家肥 2 500 kg 和尿素 40 kg。將肥料均勻施入土壤後,進行翻耕、旋耙,使土壤平整、細勻、疏鬆、透氣。翻後作平畦,畦寬 2 m。

5 定植及定植後管理

5、1 定 植

冷棚栽培於 3 月中旬定植。秧苗適宜苗齡為 4 葉 1 心,移栽秧苗時,苗床當先澆透底水,以防過度傷根而影響定植後的成活率和緩苗,選擇陰天或下午帶土移栽,每株苗最好帶 50 g 以上的土塊。每畦定植 6 行,行距 40 cm、株距 30 cm 左右。定植時分開大小苗,掌握苗土塊表面與畦面齊平,不宜栽得過深。澆透定植水,及時澆緩苗水,促進幼苗儘快成活。

5、2 中耕除草

定植後,中耕 1 ~ 2 次。注意及時拔除田間雜草。

5、3 追肥澆水

早春棚室栽培的萵筍畦面不宜過大,可進行畦灌。萵筍須看苗追肥,秧苗長勢差的地塊,可在生長前期追施尿素 15 kg·667 m-2,整個生育期結合澆水追複合肥 1 ~ 2 次注意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澆水宜選擇在晚上或清晨進行。為補充養分,需注重葉面追肥,可結合防病蟲藥一起噴施,每7~10 d噴施1次600倍天達+ 0.3%尿素,連續噴灑 2 ~ 3 次,間隔噴施 0.3% 磷酸二氫鉀 1 ~ 2 次。

5、4 溫溼度管理

萵筍適宜的生長溫度為白天15~20 ℃,夜間10~15 ℃。如棚室溫度管理不當,極易引起低溫先期抽苔和高溫植株徒長。當植株進入莖部膨大期時,應根據植株長勢,適時開啟風口,加大通風如植株長勢過旺,可用矮壯素350~500 mg·kg-1噴霧,促進莖部肥大粗壯,增加莖重。

5、5 病蟲害防治  

在溫溼度控制不當的情況下,萵筍易發生病害。萵筍主要有霜黴病、灰黴病、蚜蟲和斑潛蠅等病蟲害。高溫高溼易發生霜黴病,發病初發期可用66.8%黴多克可溼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77.2%霜黴威水劑1 000~1 700倍液葉面噴施防治。低溫高溼易引發菌核病,可用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等進行防治。蚜蟲、斑潛蠅可用2%阿維菌素3 000倍、或75%滅蠅胺7 500倍、或20%啶蟲脒8 000~10 000倍液防治。注意採收前10 d內禁止使用農藥。

6 適時採收 

萵筍從定植到採收大約需 55 d,當萵筍主莖頂端和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即可採收,萵筍的收穫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時期,如不及時採收,萵筍極易抽苔,抽苔後產品變硬,甚至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