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絲絃發源地

心理1.23W
絲絃發源地

絲絃起源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40餘年歷史,是地方傳統戲劇劇種,屬於中路絲絃。根據獲鹿縣志記載,鹿泉是絲絃的發源地之一。在新中國成立前,從事絲絃表演的民間藝人靠撂地兒“唱飯兒”謀求生計,表演風格貼近生活,深受群眾喜愛。

絲絃流行於太行山麓,紮根在冀中平原,是石家莊地區土生土長的地方戲,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關於絲絃的起源,一個較為通行的說法是,早期的絲絃戲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礎上衍變而成的。其經歷了幾度輝煌,也曾幾陷低谷。元明時在真定(今正定)崛起,因其唱詞通俗,清初在河北省中南部流行,並深受群眾歡迎。清乾隆年間,絲絃戲曾進京向朝廷獻藝,以後經百年盛演不衰,且流佈甚廣。

絲絃在地方劇種中佔有較高的地位,素有“昆、高、絲、亂不分家”和“一昆、二高、三絲絃”的說法。歷史上,絲絃曾獨領風騷數十載,甚至在廣大城鄉形成了“絲絃不到不開臺”的局面。程硯秋曾在《北京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枯木逢春——談談絲絃戲》,後來又發表《冀中民間戲曲的花朵》。一批文藝家也紛紛為石家莊絲絃撰文。石家莊絲絃劇團在北京火了。

絲絃又名弦子腔,是中國漢族地方戲曲之一,發源於河北省中南部,1840年後在民間日漸發展,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於石家莊地區一帶的為中路絲絃。

標籤:絲絃 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