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文物修復原則

心理1.47W
文物修復原則

文物修復是將已損壞的文物,經過修理,恢復到原來形貌的工藝過程。修復文物不同於一般物品的修理。修理一般物品的目的是為了能繼續使用,所以實施的維修手段,要儘可能地做到“整舊如新”,恢復其使用價值。

我們現在視為文物的物品,古人當年製作目的也是出於實用,但只要被今人確認為文物後,對其修復的目的就不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恢復和長久保持文物原有的形貌,得以繼續流傳下去,供後人研究、鑑賞。

修復文物是有效地 保護、繼承中華民族珍貴文化遺產的重要手段。所以,修復文物必須遵守下列幾項原則:

1、 要忠實於原物的形貌

在修復文物的全過程中一定要忠實於原物的一切,絕不允許憑自己的主觀臆造來改變文物的原貌。因為哪怕是微小的改變,都會使文物失去真實性。這是修復文物最基本的原則,即要保持文物的一切特徵,又要做到“整舊如舊”。尤其是修復中的補配和仿色,必須有確鑿的參照物,或遵照專家合議的方案實施。否則就是失真的修復,這必定會使文物價值受損失。

2、 使用有效的修復工藝和原材料

在忠於文物原貌的基礎上,使用行之有效的修復工藝和原材料,是修復文物必須遵循的原則。在沒有把握實施技術和修復材料的效能之前,不允許直接應用於文物的修復,更不允許用文物做任何無把握的試驗。

修復工藝和原材料是有定規的,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創新的。但新材料、新工藝必須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在確認原材料的最終效果和熟練掌握實施工藝之後,才可用於文物修復。

文物修復後的效果,不僅僅是現在已有的形態,還要具有長期的穩定性,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3、 要做詳細的修復記錄

在修復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前、中、後三個階段)都要做詳細的記錄(包括填寫修復單、修復方案、拍照、總結等)。尤其是失敗的教訓,哪怕是極小的一次失誤,也要將原因深刻地查出來,進而探尋出適合文物修復規律的科學的工作程式和方法。總結成功的經驗,只是前進的起點檢點失敗的過錯,則是進步的階梯。

4.做到“修舊如舊”

我國修復文物要求必須保持原狀,不允許有破壞或改變原狀的做法,也就是文物修復要遵循“修舊如舊,不改變原狀”的原則近年又融入“最小干預”、“可再處理性”等原則。不過,對於如何做才符合“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

文物修復必須遵循三個原則:最小介入、修復材料具有可還原性與可識別性。文物修復不是用盡十八般武藝將其還原至全新的樣子最好,而是儘可能保持原貌。

標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