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貴州高粱種植技術

心理8.5K
貴州高粱種植技術

1.選用高產優質品種。適宜盤州市栽培的高粱品種有紅珍珠、茅糧糯2號、紅纓子等,根據各自生態資源特點及用途選擇適宜的品種。

2.精細整地。播種前做到精細整地,將地耙平、耙細。高粱深耕整地的技術要求,根據土壤狀況和溼度適時深耕,一般耕深以30cm左右為宜,同時考慮土壤質地,耕層深度和施肥量等條件。

3.種子處理。一是晒種。選擇晴好的天氣,晒種2~3天,提高種子芽勢、芽率。二是藥劑拌種。播前進行藥劑拌種,可選用優質種衣劑拌種,防治黑穗病,苗期病害,缺素症及地下害蟲等。也可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5%拌種,或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防治黑穗病。

4.精細播種。一是播種時間。依據品種生育期、地溫和土壤墒情等因素確定播種時間。一般5cm耕層地溫穩定在10~12℃,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為宜。晚熟品種適時早播,早熟品種適時晚播。二是播種密度。播種密度以“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為原則,小行距12~15cm,株距18~20cm,保苗8000~10000株/畝。矮稈品種適宜播種密度一般要達到10000~12000株/畝。一般播種量為0.5~0.75kg/畝。三是播種深度。播種深度3~4.5cm為宜。低窪溼處可稍淺,覆土2~3cm,乾旱的地塊要催芽座水種,覆嚴土。不同土壤型別播種深淺要靈活掌握,粘土地緊密、容易板結,應淺播沙土地保墒差,可適當深播。   

5.田間管理。一是間苗、定苗。苗後3~4葉期間苗,5~6葉期定苗。定苗時要做到等距留苗,留壯苗、正苗,留1~2株苗、不留二茬苗。二是中耕。高粱苗期一般中耕2~3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10~15天后進行第2次。提倡鏟前趟一犁,鏟、趟結合進行。建議拔節前後進行一次中耕,此次中耕要和追肥、培土相結合,促進高粱生育的同時,增強防風、抗倒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三是適時灌溉。高粱需水特點是苗期需水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0%拔節孕穗期佔50%孕穗至開花期佔15%灌漿期佔20%成熟期佔5%左右。為確保高粱高產穩產,應重點掌握在拔節孕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適時適量灌水。四是施肥方法。結合整地施足底肥,種肥以磷肥為主,可施35%專用複合肥30~35kg/畝,配施有機肥1500~2000kg。出苗後,可視出苗情況施入提苗肥。拔節期一般可施腐熟農肥1000kg/畝,尿素10~15kg/畝。孕穗期可施農肥1000kg/畝,尿素20kg/畝。灌漿期可施1000kg/畝農肥,尿素30kg/畝。抽穗至灌漿期,適量噴施磷酸二氫鉀,以促進早熟及增加產量。追肥時不要將肥料露在地表面,追肥後應及時澆水,每次追肥、澆水應根據作物長勢、天氣等情況酌情掌握。

6.主要病害防治。

  (1)苗枯病。主要發病在苗期,以田間積水較多、溼度過大的田塊發生較為嚴重。防治辦法:一是地塊要實行3年以上輪作,二是不要在低窪地種植高粱或高壟裁培,三是底肥要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四是雨後要及時排水。

  (2)高粱紫斑病。防治辦法:一是種前藥劑處理種子防治,用種子重量0.5%的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或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加上0.3% ~0.5%的 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二是在高粱孕穗期,在病害發生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三是實行3年以上輪作,搞好田間衛生,清除病株殘體,帶出地外。

  (3)高粱炭疽病。高菜炭疽病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防治辦法:一是種前藥劑處理種子防治,用種子重量0.5%的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或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加上0.3% ~0.5%的 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二是在高粱孕穗期,在病害發生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三是實行3年以上輪作,搞好田間衛生,清除病株殘體,帶出地外深埋或燒燬。

  (4)高粱大、小斑病。7月中旬為發病盛期,連茬地及離村莊近的地塊,由於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髮生早而多,再侵染頻繁,易造成流行。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碗菌靈可溼性粉劑80倍液+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400~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或2%嗜噴核苷類抗生素水利20倍液,間隔10天防1次,連防2~3次。

  (5)高粱黑穗病。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與其他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秋季深翻滅菌適時播種,播種不宜過深,覆土不宜過厚,提高播種質量,用5%R-烯唑醇種子處理粉劑300~400g/100公斤種子或80%萎鏽靈乳油按種子重量的0.2%~0.3%進行拌種,悶種4小時,晾乾後播種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離土外。

7.收穫與貯藏。高粱在蠟熟末期收穫最為適宜,其特徵是穗基部莖稈變黃,植株下部的4~6葉枯死,穗上下兩端小穗外穎呈棕色,此時收穫的高粱籽粒經晾晒後呈棕黃色,經濟性狀較好。收穫脫粒後,晒到含水量在13%以下方可入庫。收穫及晾晒脫粒過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潔、衛生、無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