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墨菲定律原著作者是誰

心理8.66K
墨菲定律原著作者是誰

愛德華·墨菲。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1949年由美國的一名工程師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等。

很多人對墨菲定律作了曲解,墨菲定律演變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你越擔心一件事,它就越有可能發生”。

為什麼說人們的這種解釋是錯誤的這是因為人們具有保持自我一致性的心理傾向。

首先,一開始墨菲定律流傳到中國的時候,由於它被曲解,使得很多人對它的理解不正確、不完整。

也就是說,很多人一開始認識的墨菲定律就是被曲解後的歪理,是不正確的,然而人們沒時間去詳細地瞭解它,所以也就認識不到他們的錯誤。

一旦人們形成了對某個事物的理解或觀念,這種經驗就作為個體認知結構的一部分儲存在大腦中,成為自我價值保護或者態度防衛的物件。

換言之,由於人們相信一種觀念,就會想方設法地尋找證據支援這種觀念,同時對反駁這種觀念的外部資訊視而不見或者直接忽略。

因此,人們只會去關注那些能夠證實“歪曲的墨菲定律”的資訊,比如,當人們擔心的事發生之後,人們就會給予其關注,並將其作為一種支援性資訊來支援自己的既有觀點。

墨菲定律的作者是愛德華·墨菲。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墨菲定律和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墨菲定律是一種客觀存在。要在企業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範墨菲定律可能導致的惡性後果,必須從行為、技術、機制、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入手,而對其在思想心理上的重視無疑要放到首位。

防微杜漸,小的隱患若不消除,就有可能擴大增長,其造成事故的機率也會慢慢增加。這對於巨大、複雜的技術系統來說尤為可怕。

看淡壓力,持平常心。因面臨壓力太大而心態失常,這是導致悲劇發生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守正安分,不圖僥倖。僥倖心理是一種不想遵循客觀規律、只想依靠機會或運氣等偶然因素實現成功願望或消災免難的心理。它使得人們投機取巧、明知故犯、不講因果、不守規則,變得懶惰懈怠、好走捷徑。因其只依賴偶然因素,所以它必然不遵循因果規律,輕視或放縱隱患,在現實中往往如墨菲定律預言的那樣事與願違。

阿瑟·布洛赫(1948年出生),美國作家,《墨菲定律》一書的作者。墨菲定律最堅定的收集者。幾十年以來,他一直致力於收集各行各業的墨菲定律。

先後出版過幾十本有關墨菲定律的著作,印數達上百萬冊。使墨菲定律在美國及歐洲各國幾近家喻戶曉。

標籤:墨菲 作者 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