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时尚馆

位置: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渔家傲秋思首词所写的时间

心理2.39W
渔家傲秋思首词所写的时间

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也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驻兵延州城。公元1040年,因边事吃紧,范仲淹接到朝廷诏书,他被派往延州,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达边关的范仲淹,不顾舟车劳顿,赶紧布置战事防御。

经过三年的拉锯战,范仲淹感慨边关生活,期间在秋天的一个夜晚,营帐里传来了阵阵羌笛声,范仲淹知道将士们又想家了!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反映将士们的心声!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