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心理2.64W
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關於臘八節起源有一段記載,在禮記中記載一個部落的名伊耆氏這個部落是最早過臘八節,他們在每年的12月份,在萬物中搜索能吃的東西,去打獵然後帶回來做食物。

習俗是,臘八節這一天喝臘八粥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這一天寺院會熬臘八粥來分給窮被稱為佛粥。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來源於上古道教臘祭,神農氏“始作臘祭,以告上蒼”,遂形成在年終時祭祀農谷,慶祝當年已得收成,祈求來年民豐歲稔。

《禮記》稱“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在民間逐漸固定以臘月八日為道教臘祭日,俗稱臘八節,此日喝臘八粥的習俗,亦源於臘祭“合聚萬物而索饗之”所表達的終始交接、豐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臘八節的由來

按古代民間的傳統習俗,要在臘月初八臘八節這天早上喝臘八粥。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裡面給大家講了,臘八節喝臘八粥是源於佛教的。當然,這只是來源之一。相傳釋迦摩尼苦修多年,有一天他發現苦修並不是解脫之道,在他打算放棄苦修,意識消沉的時候,剛好遇到了一位牧女,向他獻上了用乳汁和酥油調製的粥,釋迦摩尼喝了粥之後恢復了過來。後來,釋迦摩尼在沉思之中得以“成道”,而這天正好是臘月初八。為了紀念此事,佛教會在這一天舉行儀式,煮粥來供應釋迦摩尼。被佛教稱為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關於臘八節的起源還有一段記載,比如,在《禮記》中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其實,也是在說臘八節的起源。這裡說的“伊耆氏”是一個部落的名,大意是說,“伊耆氏”這個部落是最早過臘八節的,他們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在萬物中搜索能夠吃的東西,去打獵。然後,帶回來做食物。

二、臘八節的習俗

1、祭祀

古代人們為什麼要在臘月祭祀呢是因為,臘月是年歲之終。並且,古代是農耕社會,主要的工作就是勞動生產,到了臘八正好是農閒的時候,人們沒什麼事情可做。所以,出去打獵用來補充食物,彌補糧食的不足。並且,把打回來的野獸用來祭祀,祈福求壽,避災迎祥。當然,用我們現代的認知來看,完全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古代人們的認知有限,用這種方式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2、喝臘八粥

臘八節這天喝臘八粥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過去臘八這天寺院會煮粥來分給窮人吃,被稱為“佛粥”。

臘八粥在民間也被稱為“七寶五味粥”。並且,我國喝臘八粥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宋代的時候,臘八這天會做臘八粥來祭祀祖先和食用。

3、臘八蒜

臘八節這天除了喝臘八粥以外,有些地方還會用醋泡臘八蒜。並且,一些北方地區會用餃子粘泡過蒜的醋,非常美味。

4、臘八冰

臘八節的前一天,過去的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在民間還有“來年成不成,就看臘八冰”的農諺,意思是說,臘八這天早上能夠採到冰,說明冷空氣正常到來了,來年春天就不會發生倒春寒的天氣。相反,如果到了臘八冰層還不是很厚,還很暖和,說明是個暖冬,來年春天發生倒春寒的機率就會增大,對作物生長不利。因此,有了“來年成不成,就看臘八冰”的說法。

5、做臘八豆腐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地區的風俗都會有差異,在安徽省黟縣人們會在臘月初八或春節前夕晒制豆腐,製作“臘八豆腐”,是該地民間的傳統小吃之一。

6、吃臘八面

臘八節不是所有地方都喝臘八粥的,像北方有一些地區,臘八節這天會吃“臘八面”。是專門挑選一些果、蔬做成臊子,拌著手擀麵條吃。

7、粘火勺

在北方民間有“臘八天裡太冷了,會凍掉下巴”的說法。因此,人們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主要是以糯米和大米為原料,並以煮熟的小豆芝做餡料,軟糯香甜,非常美味。

8、煮“五豆”

煮 “五豆”就是用米和五種豆一同煮,其實也是一種臘八粥,可以在臘月初五和臘八當天煮。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說是吃了“雀兒頭”,麻雀就會頭痛,就不會再來禍害莊稼。

9、麥仁飯

吃麥仁飯是西寧臘八節的習俗,會在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以及一些佐料同煮,經一夜文火煮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