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博愛特產有哪些

心理2.47W
博愛特產有哪些

博愛縣特產有竹器、上莊姜(懷姜)、柏山缸、七方絲綢、博愛紙扇等。

1、博愛竹器

博愛竹器也叫清化竹貨,具有悠久的歷史。曾被列入過貢品,供宮廷使用。民國三年(1914年),博愛竹器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賽會,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博愛竹器種類很多,約有200多種,每種器具常集中在一二個村生產。知名的有:南道的竹籃,花園的竹篩,四溝的篦梳,下水磨的竹筷,中道的耙齒,許良的竹桌、竹椅,牛磨和皁角樹的門簾等。2008年,清化竹器製作技藝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上莊姜

上莊姜對外也稱清化姜,是懷慶三辣之一,具有塊大、絲細、色黃、味鮮、產量高、易儲藏等特點,且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藥用價值。歷史上,人們就製作出“糖晒伏姜”、“糖醃薑片”用來醫治胃寒病。1993年,以上莊生薑為原料生產的“姜參蜜寶”飲品榮獲首屆“中國保健品博覽會”金獎。

上莊姜自晉朝以來,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乾隆年間曾作為貢品,連年送往京城。2000年,全縣種植面積約1500多畝,主要分佈在月山鎮上莊村、柏山鎮下期城等村,生薑畝產可達2500公斤左右。2007年獲省農業廳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2008年獲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產品認證。上莊生薑及其製品姜醬、薑片、姜粉等,已成為博愛縣重要的地標性產品,和博愛人饋贈親朋好友的首選禮品。

2008年,“上莊姜種植與加工”技術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柏山缸

柏山鎮柏山村陶缸生產歷史悠久。相傳,元代柏山村以生產白瓷聞名。到了明朝萬曆六年(1579年),柏山村許同泰從山西陽城請來工匠,開始生產陶缸,因產品色澤豔麗、質量上乘而頗為搶手,燒製白瓷的工匠紛紛改燒陶缸,不願意改燒陶缸的白瓷工匠大都遠走景德鎮,繼續從事白瓷生產。剛開始,柏山村只有缸窯3家,10盤輪(一盤輪為一個生產單元,一般由3個人組成,1個做缸匠人、1個搖輪工人、1個和泥工人),技術不外傳。清順治五年(1648年),窯主張永仁為滿足使用者需求,開始僱傭工人,擴大生產,生產技術外傳。到清嘉慶年間,柏山缸業發展初具規模,為提高技藝、保證質量、保持信譽,各窯主、工匠共同制定了四條規矩,對各類產品的規格大小、質地薄厚都作了明確規定,刻之於碑,相互監督,嚴格遵守。自此,柏山陶缸生產具備了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全村缸窯發展到60多家,工人250餘人,年產陶缸60萬套,譽滿全省。

民國期間,柏山村有缸窯120多家,180多盤輪,工匠700多人,年產值200多萬元(舊幣)。1938年日軍侵佔博愛後,絕大多數缸窯倒閉。1949年以後,柏山缸業開始恢復,1963年已有相當規模。改革開放後,柏山缸業迅猛發展,1983年有缸窯40多家,72盤輪。進入21世紀後,由於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習慣的改變,陶製品用量大幅萎縮,柏山缸業逐漸走向衰落。

柏山陶缸品種多樣,主要有:缸、汌、盆、罐、壇、甕、火口等,具有夏天盛水不臭,陰天儲物不潮,儲糧不黴,醃菜不回味,價格低廉,經久耐用等諸多優點,曾遠銷西北、華北10多個省區,深受群眾歡迎。

2008年,柏山缸製作技藝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柏山村一些上了年紀的制缸工匠正為此努力,想辦法將這一古老技藝傳承下去。

4、七方絲綢

七方村絲織業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由山東周村傳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乾隆末年,幾家生產規模較大的作坊和外地客商合資,成立專營商號,吸引全國各地的客商紛至沓來,特別是每年農曆二月二和九月十五軒轅黃帝和蠶姑盛會,來自四川、湖廣、蘇杭、山西、河北、山東、陝西、內蒙等地的絲綢客商雲集七方,七方絲綢聲名遠播,一度有“黃河流域小蘇杭”之稱。較大商號發展到60多家,飯店、糧行、商店等相關產業一片繁榮。民國初年,七方村絲織業極為興旺,全村500多戶1900多人全部從事絲織業及其相關產業,帶動周邊十幾個村加入絲織業,擁有大小織機900多臺,僱傭長期工8800多人、短期工2萬多人。主要產品有:綾、羅、綢、紗、刺繡、頭網等100多種。

1930年後,由於軍閥連年混戰,加之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不斷加劇,政治黑暗、兵匪禍亂,七方村絲織業遭受致命打擊,全村僅剩下七八臺織機勉強生產。1949年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七方村絲織業恢復發展,全縣約有私人織機4000餘臺,主要生產小綢、緞、被面、澡巾布等產品。

2008年,七方絲綢織造技藝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博愛紙扇

博愛縣制扇業大致始於明末清初的清化三街,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抗戰前,以三街為中心,發展紙扇作坊30多家,年產紙扇80多萬把,銷往山西、陝西、河北、天津等地。清化紙扇最早的產品叫老鴰扇,就是在一根棍上釘幾根竹蔑,然後裱糊上紙,漆成黑色,畫上花鳥圖案,再用桐油或生漆封塗而成,因形似老鴰翅膀,所以叫老鴰扇。後從杭州等地引進了製作摺疊紙扇技術,開始大量生產摺疊紙扇。日軍侵佔博愛後,博愛縣制扇業衰敗。

1949年後,清化紙扇產量逐漸恢復,1950年產量達到25萬把以上,1957年產量突破100萬把,1958年達到110萬把,銷往全國各地。1965年後,因從湖南進貨的竹箍採購困難,清化紙扇生產停滯,後轉移到侯山村,用當地的竹子作扇箍,並派人到外地學習技術,改進位制扇工藝,使博愛制扇業得以傳承下來,侯山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制扇專業村,有紙扇加工專業戶60多家,主要產品有工藝扇、禮品扇、廣告扇等,遠銷韓國、新加坡、比利時等國家,產量逐漸提高,聲譽越來越好。

2008年,清化扇藝製作技藝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清化傳統竹扇製作技藝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焦作博愛知名特產:清化姜

姜是很熟悉的一種食物,常用來醃製泡菜,配菜,調味品等,去腥,提味兒等效果都非常不錯。在很多地方也都有它的種植,這裡要介紹的是博愛產的姜,其品質上佳,肉質肥厚,辣味兒十足,很適合製作成醬菜。在市場上也有很多這種姜的加工品,都非常受歡迎。常食還有驅寒,殺菌等功效,健脾養胃,暖胃的效果也非常不錯。

河南焦作博愛特產有,清化姜,博愛漿麵條,清化柿子,馬記燒雞,懷山藥,懷菊花,懷牛膝,柏山缸,四大懷藥,許良扯麵,博愛紙扇,上莊姜等。

標籤:博愛 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