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麗時尚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生活 > 心理

菲律賓人民生活習慣

心理4.42K
菲律賓人民生活習慣

①注重:講究菜餚色彩悅目,注重菜品要鮮嫩。

②口味:一般不喜太鹹,喜香、甜、微辣味。

③主食:一般以米飯為主,也習慣吃麵食。

④副食:喜食牛肉、羊肉、雞、鴨、魚、精豬肉等也喜歡西紅柿、菜花、青椒、冬筍、口蘼等蔬菜調味品喜用糖、香醋、胡椒、辣椒、咖哩粉等。

⑤製法:對煎、炸、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餚偏愛。

菲律賓從飲食、服裝、風俗習慣、禮儀、宗教信仰等方面進行文化分析。

(一)飲食

菲律賓人的飲食習慣深受西班牙、美國和中國飲食習慣的影響,食品種類繁多,味道鮮美。由於氣候、地理位置和歷史等原因,菲律賓人的飲食習慣非常具有當地特色。

第一,喜歡吃米飯和木薯,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米飯。菲律賓最主要的農作物就是稻米,而且菲律賓水量充沛、土質肥沃,稻米一年兩熟到三熟,70%的人以大米為主食,30%的人以玉米為主食。此外,菲律賓人常用木薯汁煮飯,也喜歡喝用椰汁煮木薯而熬成的飲料,副食品主要是雞肉和豬肉,或燜或炸,炒菜不多。按照伊斯蘭教教規,他們不吃豬肉,不喝烈性酒。和其他馬來人一樣喜歡吃魚,不喝牛奶。

第二,喜歡酸、甜、辣。飲食口味非常重口,中上層人家多吃西餐,他們喜歡吃一些刺激性的調味品,如香醋、辣椒、大蒜、胡椒、咖哩飯、糖等。任何菜甚至是湯都添會加大量的香醋和大蒜,有時覺得香醋不夠酸還會加未成熟的羅望子果肉。最愛吃的菜叫阿多波,是把加了辣椒烹製的豬肉或雞肉混在一起,加上醋、大蒜和油、番茄醬精製而成,也有一些阿多波是以烏賊和牡蠣烹調而成的。

第三,喜歡油炸和燒烤食品。最喜歡的烹飪方式就是油炸,其中最有名的油炸食物包括炸魚、炸香蕉、炸豬皮等。而燒烤最有名的菜式是烤乳豬。菲律賓的烤乳豬是在一隻70-100斤的成齡豬肚子裡塞滿香蕉葉、鹽和其他香料或調味料,用竹竿將乳豬串起來,再用椰子殼作燃料進行燻烤,這樣做出的烤乳豬色澤光亮,味道清香,肥而不膩。菲律賓海產品豐富,海鮮是常見佳餚,並以燒烤方式最為盛行。菲律賓人愛喝啤酒,咖啡和茶也很流行。由於受西班牙生活方式影響,喝下午茶成為很受菲律賓人歡迎的生活習慣。

第四,飯後水果是標配。不管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菲律賓人都會在飯後吃水果。菲律賓地處熱帶海洋氣候,雨水充足,日照時間長,因而盛產各種各樣的熱帶水果。菲律賓最有名的香蕉就是皇帝蕉,皇帝蕉體形較細但口感香甜軟化,香蕉味非常濃郁。菲律賓人喜歡將青色的香蕉進行蒸煮後蘸黑砂糖食用,還喜歡將香蕉進行燒烤後再食用或將香蕉進行油炸。芒果在菲律賓被稱為國果,最有名的芒果是呂宋芒,被譽為世界上最甜的芒果。咀嚼檳榔的習慣在菲律賓穆斯林人中非常流行。

第五,菲律賓人喜歡吃手抓飯。米飯是放在瓦缸或竹筒裡煮,用手抓飯進食,用香蕉葉包飯。隨著西班牙和美國在菲律賓的殖民活動,西方文化被帶到了菲律賓,給菲律賓帶來了飲食習慣上的改變,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西式餐具的使用,菲律賓人開始逐漸使用勺、叉等餐具。現在,菲律賓上層人民已經養成了使用西式餐具的習慣,但是菲律賓的下層人民依然會使用手來吃飯,因此,菲律賓大部分餐廳或餐桌旁邊都會有洗手裝置,供人們洗手。

(二)服裝

16世紀前後,菲律賓人多穿用棉紗、麻纖維製成的衣服。男人穿的上衣稱康崗,無領、短袖,下身用一條叫巴哈的布裹著腹部,上衣下襬略低於腰。衣服的顏色多為藍色或黑色,只有尊長著紅色的衣服。

21世紀,菲律賓中上層人士多著西裝,老百姓衣著則比較簡單。男子上身穿襯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裝褲女子喜歡穿無領連衣裙。大部分青年著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頭、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賓人的服裝種類繁多,但由於天氣炎熱,一般人的服飾都很簡單,即使在正式場合,也很少人穿西服或晚禮服。菲律賓男士的傳統禮服叫巴隆他加祿(Baron Tagalog),是一種絲質服裝,形同襯衣,長可及臀,領口如襯衫,有長袖和短袖,前面兩側有抽絲鏤空的花紋圖案,頗為大方,是男士社交場合的正式禮服,被譽為菲律賓男子的國服。菲律賓女子的國服叫特爾諾(Terno),是由菲律賓前總統夫人科拉鬆阿基諾夫人身體力行推廣開的。特爾諾是一種用菠蘿纖維布料做成的圓領短袖連衣裙,吸納了西班牙婦女服裝的特點,裙服兩袖挺直、袖根高聳,腰部細小、裙襬寬大,宛如蝴蝶展翅,因此也叫蝴蝶服,是女性出席社交場合的正式禮服。

少數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男子上身袒露,下身圍一條T形花布女子穿著類似裙子,顏色鮮豔。丁岡人男子普遍僅在腹部圍一塊布,有的也穿前襟分開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纏繞腹部。矮黑人的服裝最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樹葉圍於腰間。

(三)風俗習慣

婚俗一般菲律賓人多是自由戀愛結婚。在農村男青年往往用歌聲向他傾愛的姑娘求愛,並贈以花束,花的顏色以白色和桃色為佳,茶色和紅色屬禁忌之色。矮黑人男子求婚,以弓箭射通女子在遠處安置的竹筒為準,未射中者,說明男子無力養活妻子,求婚目的就難以達到。

上層社會盛行女士優先,習慣給予女士特殊關照。農村女子多於男子,婦女地位低下,家庭觀念很強,喜歡別人談論和讚美他們的家庭。

菲律賓人最愛茉莉花,尊其為國花。人們認為茉莉花芳香四溢,讓人感受到幸福和美好。茉莉花在菲律賓人民心目中為純潔、熱情的象徵,是愛情之花,友誼之花。好客的菲律賓人,在國際交往迎接賓客時,把茉莉花串成美麗的花環,敬獻給客人掛在頸上垂到胸口,表示敬重與友好。另外,菲律賓人稱茉莉花為“山巴一吉塔”,這是青年男女表示愛情的用語,意為“愛的誓言”。

聖周節每年3月15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菲律賓天主教徒為紀念耶穌上十字架而舉行七天的宗教慶祝活動。聖周節的7天中每天都有活動,週日教徒們在教堂集會禱告,然後遊行,紀念耶穌在受難前進入耶路撒冷。聖週一,讀經開始。聖週二,做彌撒。聖週三,“聖歡會”是為耶穌受難而舉行。聖週四,懺悔日。聖週五,是耶穌受難日,這晚舉行“聖葬”。聖週六,是耶穌復活日,聖周節達到高潮。為了紀念耶穌和聖母重新會面,還舉行“會面遊行”。

聖伊斯多節每年5月15日,傳說,古時候在巴納哈一帶有一位農民,當別人都顆粒無收時,他仍然獲得豐收,他死後被當地人尊為這塊土地的保護神,在他去世時的5月15日這天,人們把用大米做成的“卡餅”塗上各種顏色來裝飾房子。這一天,人們還抬著這位農民高大的塑像遊行,這位農民的名字就叫聖伊斯多。

(四)禮儀

菲律賓人性格開朗、熱情友善,非常講究禮節禮儀。

菲律賓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無論男女都習慣以握手為禮。年輕人與長輩相見時,則要吻長輩的手背,以示對老人的敬重年輕姑娘見長輩時,則要吻長輩的兩頰為禮如果晚輩遇見長輩時,說話前要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並稱呼長輩為“博”。伊斯蘭教徒見面時,要施雙手握手禮,在戶外相見若沒戴帽子,則必須用左手捂頭。

相互交談以婚姻、家庭、職業、飲食等為話題,避免涉及政治、宗教等內容。對個人尊嚴和家庭榮譽非常看重,忌嘲笑政治人物或家庭。

非常尊重有知識的人,如遇教授、博士、醫生、律師、工程師等人士,應稱呼其頭銜。

到朋友家做客,可比約定時間晚到一刻鐘左右。拜訪朋友,帶上禮物或鮮花被視為高雅禮貌之舉。

(五)宗教信仰

菲律賓有將近90%的民眾都是基督教徒,而這其中80%左右信奉天主教,還有5%的伊斯蘭教,是亞洲唯一一個以信奉羅馬天主教為主的國家。

菲律賓有許多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天主教教堂,教堂大都造型別致、莊嚴神聖,是當地獨特的地標式建築,也是當地極具向心力的場所。其中不少還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建築典範,甚至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菲律賓人信仰多元宗教,少數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神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它創造了天、地和人,稱為巴塔拉。

菲律賓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13”是“凶神”,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徵,是令人極為厭惡的數字,是不吉利的,旅館房間、汽車座號、樓房編號、門牌號等都沒有13,購物不買13份,請客避免13人,總之,凡遇13定設法避開。

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不喝烈性酒和牛奶。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他們一般都不願談論政治、宗教及本國狀況和腐化問題。伊斯蘭教徒見面時,要施雙手握手禮,在戶外相見若沒戴帽子,則必須用左手捂頭,他們忌諱豬。